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县政府 > 桐政 > 2022
桐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桐柏县城乡学校优化布局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通知
来源:教体局时间:2022-08-31浏览量:
分享:

  桐政〔2022〕6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现将《桐柏县城乡学校优化布局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8月17日

  

  桐柏县城乡学校优化布局五年行动计划

  

  (2022—2026年)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初中进县城,小学进乡镇,以教育来提升城镇化水平”的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依据桐柏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6年,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城和乡镇集中,全县学校布局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基本情况

  

  2022年,桐柏县有16个乡镇,2个产业集聚区。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3所,在校生92682人。其中:幼儿园90所(公办31所,民办59所),在校生11760人;小学202所(其中:教学点152个),在校生39684人;初中26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制学校9所),在校生25516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197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9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651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各类专项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要求,中小学布局优化体现城乡规划的原则,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根据我县今后10年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趋势、教育中长期发展的需求和国家、省颁布的校舍建设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坚持规模效益、量力而行的原则。中小学校布局发展向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的地方发展,并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原则上布局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少于6个班240名学生(对山区和偏远地区可适当放宽),且为寄宿制学校。

  

  3.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根据我县不同的地理环境情况,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依据覆盖人口、服务范围、经济水平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该撤的撤,该并的并,不搞一刀切。

  

  4.坚持分类指导、量力而为的原则。幼儿园根据居住人口数量,每个乡镇有1—2所公办幼儿园;小学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大力发展乡镇所在地的寄宿制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批村小和教学点;初中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扩大办学规模,新建初中原则集中在县城规划区,采取先建后撤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到城区就读,条件成熟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乡镇初中;高中(包括职高)在县城所在地布局,补齐短板,强化弱项,以满足新高考要求。

  

  四、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6年,桐柏县基本实现每个乡镇1—2所公办幼儿园,且分布在乡镇主要人口聚集地;每个乡镇1—2所寄宿制小学,且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全县初中、高中集中在县城规划区。

  

  (二)具体目标

  

  2022—2026年,全县新建改建幼儿园16所,其中在城区新建幼儿园6所,在乡镇新建改建10所;

  

  2022—2026年,新建改建小学19所,其中在城区新建5所,改建1所,在乡镇改建寄宿制小学13所;

  

  2022—2026年,在城区新建寄宿制初中4所;

  

  2022—2026年,普通高中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满足新高考课程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以上四项,投入资金总计77583万元。

  

  到2026年,全县公办幼儿园34所;公办中小学校优化整合为53所(小学40所、初中9所、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

  

  城区新建学校位置:

  

  1.茶祖小镇幼儿园、茶祖小镇小学、茶祖小镇初级中学,位于茶祖小镇西南。

  

  2.银盘路幼儿园、银盘路小学、淮北第二初级中学,位于中堰安置区,莲花堰安置区西侧。

  

  3.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县委党校院内。

  

  4.新华西路幼儿园,原农机局院内。

  

  5.幼儿园、小学、淮北第三初级中学,位于三源大道与中源路交叉口东南。

  

  6.太白路小学(现暂定名淮北第二小学),位于太白路东段,淮北中学东侧。

  

  7.书香路幼儿园、书香路小学,位于书香路北段西侧,检察院西。

  

  (三)年度目标

  

  1.2022年

  

  新建幼儿园3所,城区2所:淮渎路幼儿园(产业集聚区原周庄小学)、城郊乡中心幼儿园(原城郊乡河坎小学);乡镇1所:新集乡中心幼儿园。投资2200万元

  

  新建城区小学1所:太白路小学(现暂定名淮北二小,淮北中学东侧),计划投入资金6000万元。

  

  撤销初中1所(桐柏县育英中学)。

  

  一高中餐厅改造升级;实验高中装备计算机教室、智慧黑板。

  

  2.2023年

  

  新建幼儿园5所,城区2所:新华西路幼儿园(原农机局院内)、银盘路幼儿园(中堰安置区,莲花堰附近);乡镇3所:埠江镇第二幼儿园、淮源镇第二幼儿园、大河镇中心幼儿园,改建幼儿园1所(平氏镇第二幼儿园)。投入资金3200万元。

  

  新建城区小学2所:银盘路小学(中堰安置区,莲花堰附近)、茶祖小镇小学(茶祖小镇西南),计划投入资金9000万元。

  

  启动建设淮北第二初级中学(中堰安置区,莲花堰附近)。

  

  一高中建设食堂餐厅、综合馆;实验高中学生宿舍改造,装备心理咨询室、理、化、生实验室。

  

  3.2024年

  

  新建幼儿园3所,城区2所:书香路幼儿园(书香路北段,检察院西侧)、中源路幼儿园(三源大道与中源路交叉口东南);乡镇1所:毛集镇中心幼儿园。改建为乡镇幼儿园4所,安棚第二幼儿园、吴城镇第二幼儿园、毛集镇第二幼儿园、平氏镇第三幼儿园。计划投入资金4500万元。

  

  城区新建小学2所:书香路小学(书香路北段,检察院西侧)、中源路小学(三源大道与中源路交叉口东南)。改建小学5所:大河镇小学、程湾镇小学、回龙乡小学、朱庄镇小学、埠江镇第二小学。计划投入资金8756万元。

  

  新建初中1所:茶祖小镇初中;撤销初中6所:月河镇中学、大河镇完全学校、程湾镇完全学校、回龙乡中学、朱庄镇中学、埠江镇完全学校。

  

  4.2025年

  

  城区改建小学1所:淮源西路小学(城郊乡初中);乡镇改建小学5所:吴城镇第二小学、淮源镇第一小学、黄岗镇第二小学、安棚镇碱都小学、毛集镇第一小学。

  

  城区新建初中1所: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县委原党校);撤销初中7所:吴城镇中学、淮源镇中学、黄岗镇中学、安棚碱都完全学校、毛集镇完全学校、固县镇中学、新集中学。

  

  5.2026年

  

  乡镇改建小学3所:毛集镇第二小学、平氏镇第二小学、安棚镇小学。

  

  城区新建初中1所:淮北第三初级中学(三源大道与中源路交叉口东南);撤销初中3所:毛集中学、平氏中学、安棚中学。

  

  五、资金来源

  

  1.县财政投入。

  

  2.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及能力提升项目资金。

  

  3.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

  

  4.高中、幼儿园奖补资金。

  

  5.申请政府专项债券。

  

  6.其他方式融资。

  

  六、闲置学校资产处置。学校撤销后闲置校舍统一移交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进行处置。课桌凳、图书、仪器等设备达到报废条件的由学校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仍能继续使用的由教体局统筹安排。

  

  七、教师安置工作。撤销学校的教师,原则上安置在改建或新建学校任职,教体局将按照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算出改建及新建学校教师总量,同时考虑到寄宿制小学低年级需配备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幼儿园需配备保育员,寄宿制初中需配备寝室管理教师,安置教师时可考虑部分教师转岗使用,对于教师总量不足及结构性缺失问题,纳入年度教师招聘计划予以解决。

  

  八、撤销学校债务处理。撤销学校债务经审计部门审计确认后,由县政府分期偿还。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指挥部,整体协调推动。

  

  (二)加强配套保障。贯彻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统筹解决城区教师保障性住房,确保进城教师进得来、稳得住。先建后撤,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常有序。

  

  (三)加强要素保障。要把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按标准核定用地。

  

  (四)加强宣传。广泛宣传集中办学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学氛围,确保学校布局优化工作顺利实施。

  

  (五)加强监督。县纪委监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对学校布局优化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进行公开通报,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依纪严肃问责。

 

 《桐柏县城乡学校优化布局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文字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