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清淮街道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镇概况
清淮街道简介
来源:时间:2025-07-01浏览量:
分享:

清淮街道地处千里淮河之源,位于桐柏县中南部,周边与城郊乡毗邻,东北与县产业集聚区接壤,系县城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境内为桐柏保。1922年,桐柏县划为六区二镇,清淮街道属中区,1942年,撤区实行乡镇制,建立城关镇。1947年12月,桐柏解放后,建立城关镇(村级),先后属一区(城关区)、清淮中心乡、城关(郊)乡、城郊人民公社。1961年8月建立县直管的城关镇2024年5月撤销城关镇,设立清淮街道办事处清淮街道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辖东风桥、淮安街、大同街、西关、东环、西杨、淮庙、银兴花园、淮北、淮南、红叶、茶林、金凤、南岗14个社区,171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2万余人。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清淮街道素有“宛东屏障,豫鄂咽喉”之美称,是豫鄂边界城乡物资集散地。312国道、桐(柏)明(港)公路、宁(南京)西(安)铁路穿境而过,距桐柏火车站2公里、桐柏东站高速入口5公里,距107国道、明港高铁站、信阳机场80公里,距南阳机场100公里,客运直达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省外城市,50余家物流公司通达全国各地。县城距淮源风景区3公里,水帘洞、桃花洞、盘古大殿等十多个景点分布在整个景区。城区开通公交7路,出租车、网约车、滴滴打车、共享(电)单车实现城区全覆盖。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桐柏县城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自固县移桐柏县治于此,南宋绍兴十二年降为镇,明成化十二年重建县城置县,历经千余年。辖区内有淮渎庙(一高中所在地)、文庙等文化遗址;有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桐柏县支部、特支、桐柏县委旧址;有抗战时期的“七七工作团”旧址,有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点之一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三军会师地等革命旧址(现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广场)。中共桐柏县委第一任书记金孚光在此地出生,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时年24岁。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题名写碑名。

环境优美,自然风光旖旎。清淮街道属南北气候过度带,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168毫米,无霜期245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环境优美。淮河、水帘河、龙潭河穿境而过,淮河橡胶坝环绕县城上下虎山、凤凰山、琵琶山四周绕城,山、水、林相伴,自然风光和谐,城区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城区内绿化美化覆盖率达到40%。七色的花圃、黛青的山峦、鸟虫的吟鸣、晨练的人群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画卷。县城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园林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 清淮街道2021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生态宜居,城市功能完备。县城区有盘古酒店、梅园天河酒店、中鑫黄金、聚和酒大酒店等三星级标准以上集食宿、会务、洗浴为一体的大型酒店宾馆6家,有商务快捷宾馆50余家,有佳美连锁超市、盛源百货等大型购物中心20余家,各类商业门店3000余家,有地方特色小吃市场2个、贸易市场6家,有家具广场、电器城10多家。水电储量充足,5G通讯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数字化节目。有滨湖春城、金域蓝湾、淮源府邸、阳光半岛、玫瑰新城、山水国际、碧湖公园、凤凰城、盘古花园等高档住宅小区10余处。主城区形成六纵九横的干道网络,街路两旁照明、绿化、公厕、排水、保洁等设施一应俱全。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有高中3所,初中4所,小学7所,中小学完全学校1所,幼儿园30余所,私立寄宿学校3所。有县级人民医院4所,另配备有妇幼保健院、镇级卫生院、社区卫生室等卫生服务机构。

经济繁荣,综合实力强镇。旅游业、商业、餐饮业兴旺。现有招商引资企业20余家,主要从事电动车配件、新型建材、三全食品、农副产品、保健品、中药材产品的加工销售,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财税收入比重占全县18个乡镇(园区)的20%,是全县乡镇发展排头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清淮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南阳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县“新四大定位”“新四大战略”,以争当全县乡镇发展排头兵为目标,实现“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在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同全国人民一道跨入全面小康社会,迈向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征程,成为淮河源头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卫生乡镇、省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集体三等功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