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教育体育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加快完善已建成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新华西路幼儿园、桐银路幼儿园、城郊乡中心幼儿园秋期招生,全县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提升30个百分点以上,切实减轻幼儿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深化教科研改革,进一步拓宽选拔招生渠道,确保202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比2024年提高5个百分点,且不低于55%,教育体育工作综合绩效考评进入全市第二方阵。加大校园运动设施建设投入,完成县第一初级中学、方树泉中学足球运动场建设,增强学生体质。
二、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县域二级医疗机构相关医护人员技术培训,推进县域内所有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互认项目达142项(其中检查60项、检验82项),切实减轻就医群众经济负担。
三、推动燃气入户。验收燃气管道20公里,恒信花园、桐城一品二期、碧城世家、书香水岸、阳光水岸等10个小区满足管装供气条件,新增管道天燃气用户4000户。
四、便民停车服务。法定节假日期间,常态化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同时,在城区原有临时停车位的基础上,新增划设800个临时停车位,满足群众临时停车需求。
五、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在城乡原有消火栓基础上,再更换、安装市政消火栓200个,新建消防水鹤4个,解决市政消火栓历史欠账;对部分老旧小区和自建房区域(淮庙社区、东风桥社区、茶林社区、金凤社区)存在的消防通道堵塞问题进行整治,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开展电动车飞线全链条治理,在部分住宅小区安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可园小区、汇金国际、龙城花园、玫瑰新城小区)和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盘古小区、大王庄一至四小区、淮南肖庄一至五小区)。
六、强化物业规范管理。开展物业乱收费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二手电加价收费问题,积极探索运用县财政和属地乡镇投资,物业和业主出资,供电公司让利模式,选择2个小区试点推进;加强电梯安全运营监管,特别是对投诉举报多、96333应急报警多、运行超过10年的电梯进行重点监督检查,确保电梯使用安全可靠。
七、隐患路口及桥梁排查整治。在全县十字路口建设“四个一”、T字形路口设置“四道杠”,出台“四个一”“四道杠”养护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常态治理。2025年整治隐患路口97处,涉及G312、G240、S223、S227、S333、S334等6处国省道重点部位,共计283公里。同时,对县域在役桥梁开展隐患排查,完善防撞墩、警示牌、标识标线等安全防护设施。
八、供水管网闭环改造。对城区38个小区29000余户居民入户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更换旧阀门、水表等附属设施,升级原有管道材质,优化管网布局,达到提高饮用水水质、改善居民用水体验、减少水资源浪费效果,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九、公交免费及服务水平提升。报废更新农村客运中的15辆老旧破柴油客车,升级换代为新能源公交车,采取财政补贴运营、公车公营的模式,在城市公交、农村公交、景区公交、景观公交(招手即停)四类公交实行全民免费乘坐基础上,对运行线路、车次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更加贴合群众出行意愿,让群众充分享受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十、和美乡村路网建设。新改建毛坡村丹霞、耿家庄组内、胡庄S227至河坎、月河茶产业路等农村公路30公里,毛集镇张湾桥、大河镇好汉坡桥等桥梁4座,实施道路安防工程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