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郊乡法治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围绕全乡工作大局,进一步推进法治城郊建设。现将城郊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严格履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及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并对标法治建设要求,明确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党委统一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并梳理工作要点,有效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乡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头领学,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炼就干部自身过硬本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水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乡工作的领导,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二)注重实践运用,法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做好三务公开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三务公开有关要求,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抓实政府信息及规范性文件公开公示,及时更新政务公开信息,拓宽公开渠道,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凡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全部经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且在决策过程中主动接受监管指导,听取意见建议,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保障权力规范运行。
(三)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扎实创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以基层基础为支撑,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平安建设”创建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主线,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抓手,全覆盖管理,强化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二是坚持“三调联动”,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做到“矛盾发现在网格、民意征集在网格、事项代理在网格、社情研析在网格,问题化解在网格”,践行就地能解决的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共排查矛盾纠纷450起,包括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物业纠纷等类型,化解率95%,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四)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扩大学法覆盖面
一是联合乡司法所积极开展辖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已有法律明白人122人。进一步壮大了人民调解队伍,让人熟事熟地熟的“法律明白人”从居民中来、到居民中去,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人民调解、法律政策宣传等工作,助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二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活动月等时间节点,组织各村利用讲座、网格群、宣传栏、LED屏幕等形式及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品3000余份,力争法治宣传活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更大的社会覆盖面。
二、存在的不足
我乡法治建设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足:一是法律服务工作不足,日常普法工作主要依靠司法所,同时缺少法律志愿服务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缺少法律专业力量。二是普法工作水平有待提升。随着社会矛盾叠加交织、群众法律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工作还不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在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新需求,距离精准化、个性化的普法工作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2025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协调、督促检査,强化学法用法,增强干部法治观念。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做到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是继续狠抓法治宣传教育。继续联合乡司法所、乡派出所利用国家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普法宣传,通过讲座、现场问答、进社区、进学校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海报等,提升辖区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三是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继续培育以基层群众自治力量为重点“法律明白人”,夯实法律基础,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加强法治队伍人员配备,提高法律专业人员比例,为法治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