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桐柏县法治政府建设
淮源镇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时间:2025-03-21浏览量:
分享: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淮源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三中全会精神,将法治政府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卓有成效

(一)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淮源镇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工作,按照党中央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认真贯彻关于依法治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和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推进我镇依法治理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统筹下,各职能部门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强化队伍纪律,提升服务效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扎实推进全镇依法治理工作。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文件制定程序。对以淮源党委政府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重点审查其有没有权限、有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规定制定。对于不符合程序制定或起草的文件,要求起草部门重新按程序运作,以程序的正当性促进内容合法性、科学性。经过严格把关,我镇出台的各类文件均没有出现因违法被上级政府或本级人大撤销的情况。严格文件内容。在进行合法性审查中坚持把握“三个是否”原则,即是否符合法律政策,是否符合群众利益,是否符合现实需要,从严审查各类文件内容有没有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权力,有没有违法增损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权利义务。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淮源镇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聘请镇法律顾问,凡政府重大事项均要求法律顾问参与出具意见。全镇14个行政村达到驻村法律顾问全覆盖,为镇、村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三)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开展合法性审查。淮源镇依照规定开展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重大行政决策均征求镇法律顾问意见并经淮源司法所审查。2024年无因行政决策不当或程序不完善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提高风险评估质量。我镇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及时组织律师、专业机构进行论证,逐步实行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四)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特定事项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进一步缩短办结时间。认真执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首问责任制,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一网通办” 的服务模式,优化提升服务水平。

(五)规范行政执法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加强对淮源镇综合行政执法的管理。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4年淮源镇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重点案件零发案。

(六)强化制约监督。开展行政监督。加强对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追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失职渎职、为官不为等问题,以监督促进党政机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构建防腐机制。党政班子依法办事,没有出现渎职、贪污、受贿等刑事案件,群众总体满意度较高。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提升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多次组织专题教育学习,提高干部廉政意识,并且始终把群众对镇政府工作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淮源镇宣传栏、门户网站以及各村宣传栏做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对镇、村两级重大事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使淮源镇党务政务公开和村三公开走上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

(八)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方位开展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淮源镇成立多元化矛盾调解室,由党委政府负总责、政法部门共同参与的调解工作体系,加快推进三级矛盾调解组织建设,负责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发挥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的第一线作用,实行每月对村苗头性问题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及时对信息排查工作进行报告由镇综治中心牵头,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矛盾调解工作。2024年淮源镇多元化调解室整合各方力量已成功调处案件56余起,群众满意度100%。信访工作规范有序。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坚持每工作日安排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到镇信访办接待上访群众,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托信访系统,大力倡导网上信访,努力构建“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模式。开展信访案件督查督办制度,对中央、省、市、县交办案件和集体访等疑难复杂信访案件,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的责任,限期办结上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案案有结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九)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2024年淮源镇结合法律六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组织开展普法培训、学习和学法考试组织镇机关干部和各村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安全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对全镇14个行政村80多名法律明白人进行法律培训,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水平。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线上线下法律知识培训2024年度,淮源镇组织次对行政执法人员线上线下培训,大大增强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执法水平。

(十)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机制。为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我镇高度重视,将法治政府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指示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完善法治工作规章建制,推进法治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对法治政府建设进行全面安排,有力地保证了工作能够深入、有序地展开,主动研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淮源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如一些干部法治意识不强;一些行政执法不规范;行政执法人员配备、工作条件保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淮源镇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实施普法活动,特别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切实增强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努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让遇事讲法、遇事找法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行“警司法+”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处理体系,配齐镇村法律工作者,通过司法调解、法律培训、以案说法等形式,引导群众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加大对环境保护、农村权益纠纷等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