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桐柏县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桐柏县统计局时间:2024-12-21浏览量:
分享: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政策优化支撑、以项目推进带动、以服务提质增效,各项政策举措实施成效持续显现,生产供给稳定增加,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发展基础坚实稳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全县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5.6亿元,同比增长6.5%,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8位。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1.7个、1.5个和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2亿元、55.5亿元、7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0.2%、4.9%。

(一)生产供给保持稳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县自觉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牢“粮袋子”、保障“肉盘子”、充实“菜篮子”,不断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5.12亿元,同比增长3.7%。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总产量为6.78万吨,同比增长6.57%;秋粮全面落实农业防灾减灾各项措施,扎实做好秋收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前三季度,全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68万吨,同比增长0.7%。畜牧业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县生猪存栏同比下降2.38%,生猪出栏同比增长6.85%;猪牛羊禽肉类产量同比增长27.69%,禽蛋产量同比增长7.4%;牛奶产量同比增长10.67%。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推政策、扩需求,育新质、转动能,培育壮大产业链群,坚持把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态势作为经济发展压舱石。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20.3%,高于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累计同比增长12.5%,高于市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4%,高于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7.6%,同比增长1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0.6%,同比增长12.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7%,同比增长5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个百分点。三大门类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4.3%、80.2%、5.41%。

服务业发展稳步向好。全县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加快提升服务品质效率,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高于市平均增速10.8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与全市平均增速持平;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3%,低于市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其他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低于市平均增速7.8个百分点。

(二)有效需求稳步释放

固定资产投资提速增效。全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提质提速推动经济发展增势增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高于市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4%,高于市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高于市平均增速11.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8位。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8%,高于市平均增速1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全县把促消费、提升消费结构、培育消费新业态作为发力点,持续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需求,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1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市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批发业同比下降1.4%,低于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0位;零售业同比增长8.2%,高于市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住宿业同比增长1.2%,高于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餐饮业同比增长2.5%,低于市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0位。

(三)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

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6%,分别较上半年、一季度加快32个、37.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四)“双入库”稳步推进

前三季度,全县成功申报“四上”企业51家,居全市第7位。其中工业13家(居全市8位),商贸业25家,服务业4家,建筑业9家。10月当月全县共申报入库“四上”企业7家(其中:工业2家、商贸业2家、建筑业2家、房地产业1家)。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入库66个,居全市第10位;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新开工项目入库37个,居全市第8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方面:前三季度,全县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较上半年降低了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4.3%,GDP贡献率较上半年降低了0.14个百分点。影响增速和位次的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市局在核算农业总产值时仅采取畜牧业产值,秋粮产值放在了四季度,前三季度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1.3%(其中:猪、牛、羊、禽分别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8.6%、5.3%、2.1%、5.4%),从市局反馈看,我县蔬菜、牛出栏、羊出栏量等指标,增速分别为0.7%、0.46%、-2.56%,远远低于市平均水平。

(二)工业方面:前三季度,我县整体工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碱硝化工等主导产业价格下滑较重,纯碱价格跌至本年最低,三大碱矿下半年基本都处于负增长状态;两金一银等采矿业由于上半年爆破证问题和国家新政策影响基本处于停产状态,下半年才逐渐恢复生产,且三大碱矿产值低、基数大成为四季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新入库项目个数少。前三季度新入库项目66个,居全市第10位;其中5000万以上新入库项目37个,居全市第8位。一方面项目申报主动性不强,个数少。各乡镇申报新开工项目数量少,质量不高,部分乡镇赶到申报窗口期截止前才报送入库资料。工业项目尤其化工类项目推进缓慢,从谋划到落地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如盐碱综合利用项目2023年已经列为省重点项目,但至今仍未开工建设。另一方面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堪忧,部分工业项目是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进行包装的项目,有的迟迟落不了地,有的尽管签约入驻标准化厂房,但设备属从其他地方拆卸过来的旧设备,没有设备购置发票,根本无法入库。二是新入库项目质量不高。一方面工业项目尤其是技改项目新入库个数少。全县1-9月份入库项目66个,工业项目仅30个,占比45.5%,技改项目7个,占比10.6%。另一方面新入库项目对投资拉动作用不强。新入库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19.5%,仅拉动全县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四)商贸业方面:一是批发业销售额增长乏力。去年以来,我县批发业增长持续乏力,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0.49%,其中桐柏县德辉矿业有限公司、河南康益森医药有限公司销售额下降趋势明显,合计下拉全县8.1个百分点。9月当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下降1.8%。我县9个批发业行业中,9月当月仅有食品饮料烟草和医疗及医疗器材批发2个行业实现同比正增长。二是新增企业个数少规模小。前三季度,我县新增商贸企业33家,比去年同期减少5家,新增企业拉动全县限上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三是实体零售业态活力不足。全县零售业同比增长8.2%,较上季度降低了0.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02%,GDP贡献率较上半年降低了0.02个百分点。受网购分流消费品购买力影响,加之商场租金、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上涨,传统零售业态经营压力加大,零售额增长一直偏低。三季度,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中,便利店同比下降40.2%,低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45.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下降39.5%,降幅比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品牌专卖店同比下降4.5%,低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9.4个百分点。全县批发业增加值增速若要回正,则需批发业销售额增加3036万元,较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全县住宿业增加值整数若要回正,则需住宿业营业额增加179万元,较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三、下步建议

(一)提质提量抓入库。“要有数,先入库,要入库,走程序!”无论是“四上”企业入库或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皆可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方面,提高“四上”企业入库积极性。为提振经济发展信心,上级将老企业入库窗口期由往年的11月份提前到今年9月份,因此要紧盯老企业入库窗口期,充分挖潜,积极培育,确保应入尽入,应统尽统。另一方面,提高项目入库数量及质量。要高度关注工业投资项目、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还需关注“三个一批”项目、省、市、县重点项目和签约项目的进度情况,只要实质性开工,就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完善入库资料,确保项目应入尽入。

加大扶持壮农业。一是建议农村农业部门加强保障畜牧业在库企业生产保持稳定,同时对秋粮、蔬菜、食用菌等指标跟踪监控,力争为四季度农业总产值作出重要贡献。二是建议加大对我县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鼓励畜牧业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三是重点引导,培育发展养殖大型户,增强发展后劲。

凝聚合力强工业。一是积极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新企业是拉动增长的关键,要重点关注中天碱业、灯塔化工、亿森源、谯仕彦等重点企业确保能及时入库纳统。同时紧盯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及时投产。不断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输血、换血”保证全县工业经济时刻保持活力。二是时刻关注对重点企业发展状况。联动工信部门继续监测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桐柏泓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8家重点企业,截止9月这些重点企业产值占比高达77.4%,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决定了我县工业经济形势的好坏。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县比重达67.6%,工信部门关注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加快落实,促进企业生产保持健康高速运行。三是在保证全市位次的前提下提升数据质量。密切关注其他县区的数据上报情况,在保证全市位次的前提下提升重点企业的数据质量,确保数出有据,能顺利通过每月的国家数据抽查。同时协调部门数据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确保统计数据与税务、电力等相关部门数据相互衔接,互相印证。

(四)全力以赴稳投资。一是慎重谋划招商引资和省市重点项目。在前期谋划招商引资、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项目时,必须确保项目能够快速真落地真开工,并能够形成有效投资,再进行谋划。二是狠抓项目申报与建设。各乡镇和各行业部门要时刻高度关注工业投资项目、主导产业投资项目、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还需关注“三个一批”项目、省、市、县重点项目和签约项目的进度情况,只要实质性开工,就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完善入库资料,确保项目应入尽入、投资额应统尽统。三是抓牢抓实投资凭证收集。坚持“数出有据”,大抓凭证资料、严抓凭证质量,紧盯工业、省市重点项目、开发区主导产业项目的凭证资料收集,各乡镇(街道)梳理项目凭证信息,主动对接项目单位,准确掌握项目真实动态,帮助项目单位完善凭证资料,做到上报数据时凭证资料扎实有效,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成效。

激活市场促消费。一要强化传统消费根基。鉴于汽车、家电等在传统消费中的支柱地位,需继续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电动自行车淘汰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和家装消费品换新等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出台实施。二要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引入大型零售企业或培育新注册企业达限入统,加快高校食堂、石油企业等的整合,不断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实现以量促增。三要大力扶持限上批发企业,不断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现有限上批发企业中生产经营困难的要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四要及时退出在库不达标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差,资金链更加脆弱,全县17家小微企业业绩下降,已经达不到规模标准,要及时退出限额以上商贸专业名录库。

总的来看,全县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内外环境复杂严峻,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生产经营仍然承压,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下阶段,全县上下要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举措,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