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朱中有、杨五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破解城区安全饮水难题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桐柏城区现有三座供水厂,1982年正式并网运行,共有供水主管网400余公里,设计综合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日。其中,淮河一水厂建于1979年,位于淮河上游凤凰山下,靠截水坝拦蓄地表水经净化处理后供应用户,设计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日,采用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基本能够满足城区大部分供水需求,目前已成为城区供水主水源;龙潭河二水厂建于1997年,设计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日,利用龙潭河水库高差采用无动力式供水,现作为城区供水备用水源。申铺三水厂建于2005年,通过铺设直径630mm主管道引用赵庄水库水源,经过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二次加压输送至城区,与城区主供水管网并网运行,水厂设计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日,与一、二水厂形成互补供应。城区三个水厂的供水水质现均能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近年来,由于城区供水厂及供水主管网建设年代久远、管材老化锈蚀严重,管壁附着物沉淀堆积较多,时有影响水质问题发生。
为有效解决城区供水水质问题,桐柏县城市管理局一是在前端方面,加强对水源地水体的保护,将一水厂取水点向金庄上移2公里,并在水源地周边建成了2000余米的防护栅栏、近30处的水源地保护警示标志和70个水源地保护区界碑派人定时巡查,积极组织人力对水源地上游垃圾、杂草、飘浮物等进行打捞和清理,提高原水水质标准。完成城区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更新配套相关检测设备,充实专职检测人员,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新增安装城区供水管道21000多米,维修跑、冒、滴、漏管网2100余处,完成二高大栗树、阳光花园后山、七彩花后山居民区、金域蓝湾北居民区5个小区的供水管网提升,解决了盘古小区、城南小区、段庄小区、水利新村小区及陈庄林场小区等近1400余户居民历史遗留用水问题。积极筹措资金5500万,推动城区三个供水厂的提升改造,加快实施水厂预处理系统、自控系统及调度系统建设,建设智慧水务,改善水厂短板,提高水厂处理能力。今年已启动李家畈水库建设,为城区提供备用水源,远期将引进南水北调水,每年引水3000万方。二是在中端方面,加快五网入地供水管网改造施工进度。组织人力点对点跟踪监管,督促施工时采取必要措施,开挖前了解现行管网分布,减少人为损毁管道现象,做到减少停水甚至不停水,确保10月底完成老旧供水管网。加大管网巡查和及时抢修力度,减少跑冒滴漏,保证大维修两个小时、小维修半个小时务必完成。将联合住建局、卫健委、城管局及房产中心等部门成立二次供水管理办公室,对二次供水设施加强监管。三是在末端方面。积极推进老旧小区住户红线外的水管改造,目前正在张庄社区、气象站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引导广大住户更换红线内的破旧腐锈管网,试点完成后,将在全县城区全面铺开改造。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在公众号上设立网上水务大厅,与南阳市门户网站“宛快办”积极对接,让用户足不出户实现缴费、查询、变更、报装等一站式办理。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城管局官网、水务公众号及抖音视频号继续加强了节约用水的宣传,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加强与城区居民小区长联系,及时把每周水情报告发布居民群,争取达到群众谅解。同时,加强水务运营管理,提高专业化培训,为城区居民的安全用水保驾护航。从精准保水、智慧供水、安全用水三个方面提升城区供水水质,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
十分感谢您的建议。下一步,桐柏县城市管理局将全力推动我县水厂改造扩容,督促完成五网入地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为切实提升我县的整体供水质量贡献城管力量。
桐柏县城市管理局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