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公益基础设施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在做好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受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目前我县在推进该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根据您的建议,依据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职责,举全局之力,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优势;重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抓出成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稳步有序推进该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建设引领。启动了“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对县域207个行政村按照“五大类”进行精准分类,截止目前,已经启动编制了78个村庄规划,其中12个村庄规划已通过市局组织的专家评审;12个村庄规划已经完成初步成果,待市局组织评审;54个村庄规划已完成现场调研、基础资料收集等基础工作,提出了规划目标、产业发展思路以及村域国土综合整治方案,形成了初步方案。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进行统一布局,稳妥推进村庄居民点搬迁撤并工作,统筹布局乡村供水、供电、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教育、养老、医疗等公益事业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立体推进完成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两规实施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城市体检评估和10项专题研究。拟定了《桐柏县乡镇(乡村)规划委员会管理办法》、《桐柏县乡镇(乡村)规划委员会议事制度》等文件,截止目前,全县16个乡镇、2个园区均成立了乡镇(乡村)规划委员会,通过乡镇规划制度建设,有力保障了规划编制质量的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得到了保护和利用,乡村建设“短板”得到了补充,乡村建设用地空间得到了保障,有力的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保障力度。目前我们已试点购买太阳能高杆灯600余盏,免费发放太阳能壁挂灯10000余盏,用于乡镇主要干道、中心村等人口相对集中区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建立健全农村公益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向县财政争取,加大预算投入,对上努力争取支持,有效整合相关资金项目,创新投资模式,激励社会资本注入,紧抓重点,突出补齐自然村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配足配管护人员,做到人岗相适,职责匹配。
三、积极谋划项目,确保资金充足。随着“和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创建工作指标任务的下达,我县在该创建工作上的资金缺口越发巨大明显。前一阶段,村容村貌提升工作主要依靠于2016-2018年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资金和各乡镇通过扶贫整合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等自建的一些项目,资金总体量小,改造效果不明显。鉴于省市县对乡村振兴专项债的日趋重视,以及我县也是南阳少有的几个未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的县区之一的有力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乡村振兴专项债这次机遇,把后期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厕屋革命、产业发展的资金谋划到位,全力以赴争取专项债的顺利发行,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扫清资金障碍。
总之,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市和乡村共同美丽、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目标一定能实现,农村将成为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
以上答复不知您是否满意,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并对以后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感谢您们对我县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桐柏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