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王红、徐新娥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农民不愿意流转的的原因:一是土地平整程度低。我县特别是东部乡镇受自然历史因素影响,耕地高低错落、地块面积狭小,土地形状各异、凹凸不平、田埂纵横直接导致农机作业困难重重,这样的土地种植大户不愿接受流转。二是土地分布碎片化。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土地归一家一户承包经营,也带来土地分布七零八落、碎片化,集中连片困难等问题,影响大户流转的积极性。三是土地基础条件差。无论是个体散户和规模种植大户,种地的最大担心是天气。但现实情况却与农民期望存在很大差距,绝大部分土地没有灌溉、排涝、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或者设施条件太差,基本要靠人力生产、靠天吃饭,无形中增大了土地经营成本和流转风险。四是传统农民离土难。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中,40岁以下的很少,20多岁的几乎没有,都外出打工了。40-50岁的种田人大都是种植大户或合作社成员,仍在坚持一家一户种田的传统农民基本都是50-60岁的老人。这些传统农民中,有的认为自己除了种地也干不了别的,把地租出去的那点租金解决不了问题;有的认为自己种粮自己吃可靠放心,给多少钱也不往外租。他们对土地流转的看法是一致的,就是等自己将来实在干不动了再说,这种情况在农村仍普遍存在,是土地流转短时难以跨越的障碍。五是兼业农民不积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进程推进,一些农民的收入渠道不断拓宽,逐渐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完全脱离土地从事二、三产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外没有稳定就业门路和固定收入,“种地+打短工”的兼业化方式成为他们最有利的选择。种地是他们生活的基本保障,所以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
综合判断,农村土地流转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着重重阻碍,仍要经历一段长期的过程。下一步,我局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中,一要加大农村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至少要保障农机能够进田作业,防止现在只能依靠人力、畜力种植的土地因传统农民退出而撂荒;二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利当前、管长远的大事要事,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产出能力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能一般可以提高10%—20%;抗灾减灾能力将明显增强,旱能浇、涝能排,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无灾多丰收;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提升,肥、药、水的利用率一般提升15%—30%;农业综合效益将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三要加大培训学习讲解方式,让群众及党员干部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感谢您们对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桐柏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