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中心 > 今日桐柏
桐柏县刘红立自主创业,带动乡邻发展养蜂事业— “甜蜜”生活贵在坚持不懈
来源:南阳日报时间:2024-11-28浏览量:
分享:

近日,在桐柏县西十里村的养蜂基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草间,蜜蜂在来回穿梭。头戴防蜂帽的蜂农刘红立正专注地收割着蜂巢,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们的蜂蜜一年只割一次,今天预计能收割500公斤左右,每斤批发价可以卖到100元。”刘红立告诉记者,“今年的总产量接近1000公斤,收入能有10万元左右。”

今年56岁的刘红立是桐柏县城郊乡吴湾村人,他与蜜蜂的结缘可追溯至30多年前。那时,他经常跟着父亲刘可翔上山采收野蜂蜜卖钱。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鼓起勇气,开始尝试自己养蜂。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至2003年间,由于蜂蜜价格低迷,他不得不外出打工。2003年,刘红立重返家乡,重拾养蜂旧业。

“养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红立感慨地说,“最初由于缺乏经验,养的蜂不是生病死了,就是被胡蜂咬死了,赔了不少钱。”2008年,他在桐柏县与湖北省交界山坡上养的近50箱蜂全部染病死亡,损失惨重。然而,他没有被击垮,反而从中汲取教训,摸索出一些宝贵经验。第二年,他重新在山上收了30箱蜜蜂,凭借着辛勤的努力和当年的好年景,不仅蜂蜜产量高,收入也大幅增加。

刘红立告诉记者,天旱少雨的季节会影响蜂蜜的产量,人工管理也极其重要,照顾不当会使蜜蜂患病死亡,有时大胡蜂撕咬中华小蜜蜂,也会导致蜜蜂大量逃亡。2016年,刘红立经人介绍加入了河南省蜂业商会等养蜂交流群,通过网络与各地交流养蜂经验、蜂病防治技术、市场销售信息等,不仅丰富了技术经验,还减少了养蜂的各种损失。

谈起养蜂带来的收获,刘红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前些年市场形势好的时候,我一年能挣十几万元呢!”随着收入的增加,刘红立盖起了9间平房、买了轿车,还在孩子成家时为他们购置了婚房,一家人的生活就像蜂蜜一样,越过越甜。

刘红立不仅自己养蜂,还带动乡邻发展养蜂事业。村民刘保国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家原先种田,2016年开始跟着刘红立学养蜂,现在年收入有10余万元。”刘保国说。

2022年10月,刘红立成立了桐柏县刘哥蜂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6人,年养蜂量达300余箱,年产值60万元以上。这些蜜蜂养在深山,取名为“山晕子”牌土蜂蜜,因蜂蜜颜色纯正、口感醇香而深受市场青睐,远销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等地。

展望未来,刘红立信心满满:“‘甜蜜’生活贵在坚持不懈。我计划在未来3年内再发展3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带动更多乡亲养蜂致富,打响‘山晕子’土蜂蜜品牌,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淮河源头、桐柏大山中的甜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