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中心 > 今日桐柏
桐柏 风劲潮涌扬帆起 枝繁巢暖引凤栖
来源:南阳日报时间:2024-11-06浏览量:
分享:

深秋时节,走进淮源大地,多彩的生态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开发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大型塔吊挥舞巨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桐柏县开足马力对接项目,密集推动招商引资,以大招商、大项目激活发展澎湃动能,相继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创建示范县”“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县”“全国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等称号30余项,彰显着喜人的发展成果。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桐柏县地区生产总值101.75亿元,同比增长6%。1-7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3亿元,同比增长6.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100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5.65亿元,顺利实现“双过半”……一组组动人数字,昭示着县域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

全力拼发展 乘势勇争先

桐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对省外资金、境外资金引进工作,从项目洽谈初期就高位推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客商会见、项目洽谈,并对项目进行高位规划。

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旗帜,上级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桐柏县各级各部门紧紧扭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放松,持续加大招引力度,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协调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以有效投资拉动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近三年来,桐柏争取省外资金工作在全市排名持续保持第一方阵,争取境外资金数额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状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招商,为全县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全县五大战区小分队先后开展“走出去”活动34次,深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及中部地区20余个地市,搜集项目线索90余条,对外发布项目60个,跟进项目、在谈项目31个。

建立新机制 闭环抓招商

近年来,桐柏县争取到的省外资金、境外资金项目在所有招商项目中占比95%以上,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桐柏县创新建立了招商引资“474机制”。

实行闭环抓招商。项目签约前,做到“四个一”:一个项目、一个纪要、一个专班、一个合同;项目签约后,开工项目要达到“七个一”:成立一个项目部、一个项目公示牌、一个项目服务专班、一个项目实施方案、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个驻地服务项目的“店小二”(即服务项目建设的主要负责人)、每周一个形象进度表;县级层面推进项目建设突出“四个一”:每周召开一次项目联审联批联动调度会,每月听取一次项目汇报,每月所有项目现场办公一次,每季度通报点评一次。“474机制”推动所有签约项目按照“标准模型”全流程抓落实,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为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桐柏县先后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项目联审联批流程实施意见》《关于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手续办理联审联批联动“0+N”帮代服务的实施方案》《桐柏县招商引资三项机制(试行)》,各项要素保障前置,极大缩减了项目落地周期,获得了企业家的交口称赞。

打好“乡情牌” 引来“归巢热”

清明时节,桃李芳菲,淮水之畔,群贤毕至。一场聚焦乡情亲情、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盛会正在桐柏县举行。受邀出席的50余名桐柏籍在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优秀回乡创业人才代表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共谋发展,描绘家乡未来愿景。

“这次回家后目睹了家乡巨大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到桐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对家乡确立的聚焦‘四大发展目标’‘四个奋斗方向’,紧抓‘打造区域版、形成增长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桐柏实践而点赞,为桐柏取得的‘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创建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及其他丰硕发展成果而高兴。”在“英雄桐柏山 幸福淮河源”桐籍回桐家乡建设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黄河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贾正国感慨地说。

在此次节会上,兰花特色产业园项目、豫南黄金基地旅游开发项目、年产50万吨氟化钙及系列萤石工艺品建设项目等13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桐柏县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桐柏县良好的人才政策和营商环境,让我心里有底气、有信心,更坚定了踏踏实实干事业的决心。”南阳市智创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军说。李德军于2020年6月回乡创业,创办了南阳市智创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发展势头强劲,目前生产用房近20000平方米,员工500多人,2023年创税收260余万元。

人才兴,事业旺。桐柏县建立健全桐柏籍在外优秀人才联系机制,以人才回归促项目落地。借助广东省桐柏商会、河南省淮源商会、北京桐柏淮源爱心教育基金等非公经济人士人脉优势,加强与外来投资客商的联络,创新推进“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活动,走出了“一个客商带来一批客商,一家企业落户吸引多家企业投资”的招商新路径。韩晶(香港)电子有限公司投资的桐柏县现代食品全产业链加工项目,东莞云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亿套蓝牙耳机配套电子产品项目等10余个项目相继落地见效。

桐柏县更新编纂了《桐柏籍在外人才名录》,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和“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投资2.8亿元建设桐柏县“院士智谷”,聘请李德发、谯仕彦等七位院士专家为“桐柏县域经济发展顾问”;聘请京行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泓年等多名企业家为“桐柏县招商大使”。谯仕彦院士工作站、刘仲华院士实践工作基地、邓余良专家工作站、谯仕彦院士生物科技产业园等一大批人才项目相继落地,实现了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每周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社会各界代表人物等开展招商引资茶叙恳谈会,共谋发展,共商大计。一系列得力措施,吸引在外老乡纷纷回乡创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不仅如此,桐柏县还紧紧抓住国家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战略机遇,借力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节、南阳玉雕文化节等活动,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精准对接,“一企一策”,成功签约了一大批标志性项目。

水深则鱼悦 城强则贾兴

“我们在全国跑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程和项目,从没有遇到过像桐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这样重视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的,这更坚定了我们在桐柏建设‘茶祖小镇’的决心和信心。两年来,我们已经在此投资6亿多元,未来3年内还要陆续投资15亿元以上!”来自福建省的投资商黄成植告诉记者。

桐柏县坚持把“环境带动”作为“四大战略”之一,抓实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调整成立了党政主职双牵头的桐柏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各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创新工作机制,根据县级领导分管领域和有关单位工作职责,成立了纳税招标采购和信用环境等11个专班,各分包县领导为各专班召集人,各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牵头指标完成情况负总责,全县上下形成了纵横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对标先进,制订工作方案和工作台账,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改善,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发展动能。

为高效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给企业创造更好更优的金融生态环境,桐柏县强化银企信息对接,研究部署促进“政银企”合作的措施和目标,驱动强化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企业金融服务“三驾马车”,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优化退税服务,释放“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充分利用电子退库系统,实现退税业务全程网上办理,解决了过去退税审核、办理等环节的“堵点”,实现办理业务“不见面”、批量退库“秒审核”、即时到账“暖人心”,大大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真正实现了“退税信息多走路、纳税人少跑腿”。

桐柏县建立了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企业家“畅聊茶话会”制度,坚持实行“三包三联”服务项目发展工作机制,对于重大项目、重大专项、重点工程,全部由县处级领导干部挂帅,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本台账、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措施,制定重大项目建设“倒计时”牌,建立台账,挂图作战,逐一销号,项目建设工作专班采取“一线工作法”,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形象在一线树立。

“县域经济要发展,招商引资是‘引擎’,项目建设是关键。我们将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全方位抓服务、全天候抓保障、全过程抓落实,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强增量、调优存量、提升质量,让更多项目在桐柏落地生根,让更多企业在桐柏续写辉煌,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高效发展!”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告诉记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