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生态环境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 以案释法案例库
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桐柏分局“不见面”信用帮扶修复模式典型案例
来源:环保局时间:2024-03-20浏览量:
分享:

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桐柏分局

“不见面”信用帮扶修复模式典型案例

 

一、案情简介

2023年10月2日,南阳市环境监控信息中心日通报xx公司2023年10月1日自动在线监控数据超标排放,该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对该单位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根据信息公开规定,我局在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和局网站公示了该单位处罚信息。该单位被我局查处后,立即改正了违法行为,并达标排放污染物,该单位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主动缴纳罚款。

二、工作帮扶

2024年3月,该单位负责人,联系我局负责信用工作的工作人员,提出,因公司目前经营困难,需要向银行进行贷款,经银行进行审查时,被发现有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被政处罚行为,不符合贷款条件,要进行信用修复后方能贷款,请教该如何进行信用修复。我局工作人员和该公司负责人互加微信后,通过微信向当事人讲解如何在信用中国修复信用,在当事人不明白的地方已截图方式细致指导,积极主动对该单位出具《“信用中国”网站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申请表》进行证明并加盖公章。通过以上工作,该单位在信用中国网站顺利修复了环保信用。该单位的环保行政处罚信息也被上传到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如果不在该系统进行信用修复,在申请贷款中依然受到运行,我局工作人员及时提醒该单位,并通过微信向该单位负责人发送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修复申请书》和《信用修复承诺书》模板,目前该单位正在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修复信用。

2024年3月10日,该单位负责人联系,因该单位今年参与县科技局主办的企业创新科技评定,还是由于受到的今行政处罚,需要我局出具证明,经局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向该单位出具了“该单位已履行义务、改正违法行为,其违法行为不属于情节严重行为”证明并通过微信发给该单位负责人。该单位通过我单位出具的证明顺利通过县科技局企业创新科技评定审核。

三、本案体会

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桐柏分局结合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总体要求,主动作为,优化流程,积极推进信用修复简易化、人性化,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尤其是创新“不见面”帮扶修复模式,通过微信宣传环保信用修复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讲解利用信用网站的在线修复功能快速完成修复,修复的条件、程序及所需材料,并通过微信传送我局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积极为企业提供“贴心式”服务,让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通过“不见面”帮扶修复模式,使工作人员和企业人员不见面,不接触,潜在消除了廉政风险,使一切工作活动都在网络和微信中办理交流,一切公开透明化,确保了信用修复工作的公开公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