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知识产权工作现状:
2021年,我县专利授权总量为308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授权8件);2022年,我县专利授权总量为338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授权16个);2023年,我县专利授权总量为225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授权19个);2006年批准地理标志产品1个(桐桔梗)。
从近三年数据上来看,我县专利授权总量增速不稳定,当年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过缓,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无新增,不考虑其他因素(人口、市场主体增存量等),以上知识产权工作均在全市均位于中下等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活动少。桐柏县登记注册的企业,几乎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中,维持生存状况的较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偏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成果转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持续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二是专利结构不合理,信息运用能力差。我县大部分有效专利为大企业所有,中小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中小企业中,拥有专利的企业较少,这与东部沿海地区70%的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发明专利量少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开发前期都没有作相关的专利检索。专利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重复开发、甚至侵犯他人专利权等行为,致使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水平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强。
三是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不足,产权保护意识淡。原因有几方面:一是许多中小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知识产权意识启蒙阶段,对知识产权制度意义认识不足,不懂得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导致知识产权拥有量不多,特别是专利申请量较少;二是部分中小企业家,没有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打算,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没有考虑知识产权对企业长远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三是专利获权维权难,缺乏专门人才。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权而得不到及时保护,成为部分中小企业集中反映的焦点。
出台知识产权奖补政策的必要性:
(一)各级政府已设立奖补政策,我县未出台知识产权类综合奖补政策。
为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发明创造,各级政府均设立相关奖励补助政策。国家设立了中国专利奖,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专利资助办法》,南阳市印发了《南阳市知识产权奖励管理办法》(宛政办〔2021〕48号)。我县无知识产权类综合奖补政策,也亟需出台奖补政策填补此项工作空白。
(二)各项知识产权考核创建指标需要奖补政策支持
2019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其明确要求: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工作,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指标纳入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体系。
(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接着市场,出台知识产权奖励办法,可有效调动我县单位和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鼓励自主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组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加快我县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发挥奖补政策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