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广旅局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论证报告
来源:文广旅局时间:2023-11-29浏览量:
分享:

2024年文广旅局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论证报告

 

2023年11月28日桐柏县文广旅局召开中层干部以上会议,会议内容对桐柏县2024年文广旅局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予以论证。会上党组书记、局长孙国新同志对全县乡村振兴项目涉及文旅方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我县乡村振兴项目涉及10个乡镇,对上报30个项目进行认真研究论证现场勘察。其中,回龙乡榨楼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新建民俗馆12间、升级改造民俗馆8间、改造农家乐3户、硬化沿河休闲步道800米、C30砼硬化道路1500米,宽4.5米,厚0.18米。绩效目标;特色民俗12间、升级改造特色民俗8间、升级改造农家乐3户、为群众提供健身休闲步道,可供上千人休闲健身、方便群众参观纪念烈士纪念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带动旅游产业增收72万元,带动就业24人,人均增收3万元。

回龙乡郭庄村乡镇康养旅游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新建特色民宿10座改造20座、建设果蔬采摘休闲垂钓160亩。绩效目标;吸纳游客2000人、带动40户发展服务旅游业、户均年增3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大于9万元。

大河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大河镇石佛寺村道路提升项目,河道护砌1800米,深2米,步道长750米,宽3.5米2个堰塘护砌总长度300米,深1,5米,清淤总面积2220平方米,河道拦河坝2个,长度约10米,宽度约 3.5米。大河镇石佛寺村兰香山山顶至后庄组道路提升1150米,宽4.5米,厚20cm。绩效目标;通过以上基础设施提升,联通国兰种植交流中心所有道路建设,扩大国兰种植交流中心的兼容性和景区面积,进一步提升游客的观赏度和体验感。

大河镇民宿+兰旅融合产业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大河镇石佛寺村国兰种植交流中心民宿+兰旅融合产业建设项目,拟新建民宿+兰花种植园(50-100平方米)10座,以兰香山坡边为线,建设以木屋结构建筑为主的民宿,链接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左右的兰花种植园,以“一带一”形式,以小户兰商+民宿运营,建设以兰花精品园+民宿+兰花文化为一体精品兰旅融合产业体系,以特色兰花文化赋能文旅新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绩效目标;兰棚12个共计2000平方米,生产道路2800米,产权归村集体所有。                                      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带动就业15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兰花种植30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

大河镇二郎山康养、旅游建设项目。主要建设;修建进山混泥土道路一条,长320米,宽4.5米;山顶至水库边建步行通道1条,宽1.2米,长360米。水库岸边建亲水平台2个,垂钓基地1个,码头1个,面积420平米。新建农村大食堂一座,面积230平米;新建木屋民宿6座,烧烤广场600平米,农特产品直播平台60平米,大小观景台2座。新建露天兰草园1200平米,野生中药材百草园1500平米。绩效目标;围绕已建设的生态茶基地,依托桐柏县最大的水库资源二郎山水库,以发展康养旅游民宿及田园综合体为主,包括建造游船码头、乡村民宿、自驾游营地、游玩采摘、文旅、研学一体等的农业观光乡村观光体验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康养旅游、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示范园,年收入700万元,带动群众60人就业,年增收1.5万元以上。

新集乡磨沟村消费帮扶展销中心。主要建设;结合磨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房屋东西长7.1米、南北长10.60米、高度4.5米;红二十五军展馆对面处建设长20米,宽2.5米,高2.5米房屋,分隔为5间的消费帮扶展销中心,包括水电路铺设、内部装修、摄像安防、货架等设施。绩效目标;新增消费帮扶中心,归村集体所有。经济效益:费帮扶展销中心,年收益5.5万元,其中党群服务中心房屋年租金3万元,展馆对面房屋0.5万元/年/间。

新集乡徐庄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主要建设;硬化活动场地1500平方米,乡村大舞台100平方米,路灯20盏,体育器材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文化宣传栏等配套设施。绩效目标;新建1500平米文化广场一座及配套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朱庄镇粉坊村盘古山庄修缮项目。主要建设;对粉坊村盘古山庄进行修缮,助力粉坊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建设。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盘古山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提高粉坊村知名度,同时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群众居住环境,促进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增加就业渠道,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增加4万元。

朱庄镇粉坊村史文化体验馆项目。主要建设;在新庄新建100平米的村史文化体验馆,深挖粉坊村文化,打造磨房经济,让前来旅游的游客一边体验,一边消费。绩效目标;新增100平米的村史文化体验馆,提升粉坊村知名度,增加农户收入,户均年增收10000元。

朱庄镇围山村冶银遗址公园项目。主要建设;围山城冶银历史展示墙,围山城休闲步道3公里(围山组至陈庄组)围山组游乐园2000平方米、观光路3000米(围山组至陈庄组)。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展示墙、步道、游乐园、观光路路3000米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提高围山城知名度,同时改善群众生产条件,提升群众居住环境,促进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增加就业渠道,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增加10万元。

固县镇新庄村茶产业基地文旅融合项目。主要建设;固县镇新庄村3000亩老茶园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品质和产量;完善新庄村、石头畈村5000亩幼龄茶园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灌站2处,新建高标准油茶园5000亩。在固县镇新庄村以豫南民居为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环境综合整治,配套建设旅游休闲娱乐设施。建设茶园区间道路15公里,沿途绿化美化,合适位置配套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农家乐一处。绩效目标;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投资额6%。

黄岗镇大棚村桃文化观光旅游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大棚村沙红桃产业园观景台1座,步道5公里,宽1.5米,厚度0.1米,秋千、滑梯、网红桥等游乐设施,桃文化博物馆1座,景观雕塑6座。绩效目标;观景台1座,步道5公里,宽1.5米,厚度0.1米,秋千、滑梯、网红桥等游乐设施,桃文化博物馆1座,景观雕塑6座,促进桃产业发展,增加旅游附加值,促进桃种植户增收。

黄岗镇红叶景区旅游步道项目。主要建设;红叶景区旅游步道,栈道14公里,秋千、滑梯、网红桥等游乐设施。绩效目标;新建登山健身步道14公里,促进红叶景区旅游产业发展。

黄岗镇刘老庄村景区旅游观光步道项目。主要建设;刘老庄组至郭竹园组步道、栈道10公里,宽1-1.5米,厚度0.1米,郭竹园革命遗址修复,秋千、滑梯、网红桥等游乐设施。绩效目标;新建登山健身步道刘老庄组至郭竹园组10公里,促进刘老庄村旅游产业发展。

平氏镇雷庄村三夹河生态廊道乡村旅游文体娱乐(健身步道、景观带)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拟健身步道1.5米*2*10公里,景观带(亭)10处,形成三夹河生态廊景观带,打造休闲体育建设,慢行健身步道打造等工程。绩效目标;拟健身步道1.5米*2*10公里,景观带(亭)10处,年经济效益3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个(服务摊位),帮助20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增加社会效益200万元,就业群众人均收入收入3万元左右。打造休闲体育建设,慢行健身步道。

平氏镇雷庄村三夹河生态廊道乡村旅游休闲娱乐提升(沙滩健身、村庄改造)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拟新建沙滩浴40000㎡,游泳池40000㎡,摩天轮一座(30米,80座)海盗船(24座)2艘,水上滑梯(玻璃滑梯200米)一座,帝王碰碰车10台,种植绿化树2000株,安装太阳能灯350盏,沿线村庄改造、环境卫生(绿化、亮化、景观带打造)治理提升等,实现千亩油茶片区带动整个域发展的格局。绩效目标;拟新建沙滩浴40000㎡,游泳池40000㎡,摩天轮一座(30米,80座)、海盗船(24座)2艘,水上滑梯(玻璃滑梯200米)一座,帝王碰碰车10台,种植绿化树2000株,安装太阳能灯350盏。年经济效益3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个(服务摊位),帮助20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增加社会效益200万元,就业群众人均收入收入3万元左右,与经营者签订协议,年交租金60万元,提升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千亩油茶片区带动整个域发展的格局。

平氏镇孤峰山庙会夺枪红色纪念展馆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本项目为孤峰山庙会夺枪红色纪念展馆建设项目,主要展示1936年孤峰山庙会夺枪事件,1947年设立中共桐柏区委、桐柏行署,1933年成立唐桐泌中心县委,1932-1936年鄂豫边工委、省委设立交通站,1932年成立夏菜园临时工委联络站,1936年鄂豫边省委组织反匪等历史文献,孤峰山红色革命旅游展馆800㎡,投资240万元,纪念碑修复、历史展示投资200万元,停车场600㎡,投资150万元,新建景观道路及绿化亮化配套等设施工程,投资180万元,政府配套工程:教育基地(广场)700㎡,20家民俗改造,沿河护砌等,投资196万元。绩效目标;建成红色纪念展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带动红色旅游,带动务工25人,农家乐12家,户均年增收3000元。

淮源镇陈庄村康养休闲游项目。主要建设;道路提升1200米,荷塘清淤100亩、荷塘种植亩、观光步道900米,观光木亭、水车等基础设施建设、电商文化特色小屋120平、水上特色餐饮阳光房300平;特色观光民宿、藕粉及荷叶茶等农副产业加工。绩效目标;通过以上基础设施提升,所有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扩大陈庄荷塘种植交流中心的兼容性和景区面积,进一步提升游客的观赏度和体验感,带动就业人数达60人。

淮源镇龚庄村千年油栗园泰和寨景区开发项目。主要建设;泰和寨基础设施建设、泰和寨和穿山洞景点开发。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把陈庄美丽乡村、老湾村古村落、红石崖、清泉寺、桂泉寺、泰和寨、穿山洞同淮祠和太白顶等景点串连起来,形成一条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带动淮源镇境内乃至整个桐柏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当地特色产业销售以及餐饮住宿业等各项产业发展。带动劳动就业2000余人,实现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纯收入增加。年利税可达30亿元。

淮源镇老湾古村落打造项目。主要建设;老湾村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绩效目标;项目建成后,把陈庄美丽乡村、老湾村古村落、红石崖、清泉寺、桂泉寺、泰和寨、穿山洞同淮祠和太白顶等景点串连起来,形成一条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带动淮源镇境内乃至整个桐柏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当地特色产业销售以及餐饮住宿业等各项产业发展。带动劳动就业100余人,实现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纯收入增加。

城郊乡尚楼祖师顶旅游步道项目。主要建设;城郊乡尚楼村河南组旅游步道重建2000米,河二组沿河至祖师顶旅游道路新建2500米(4.5x0.18)新建旅游公厕2所。绩效目标;修建道路2500米,旅游步道2000米,旅游厕所2座。旅游步道,厕所等产权归所在村集体所有,带动旅游产业增收3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5万元,收益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安排就业20人,人均增收1.5万元。带动旅游环线环境改善,新增吸纳游客10万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带动环线30户农户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户均增收20000元。

城郊乡毛坡村丹霞地貌文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主要建设;基础实施配套工程:道路工程,硬化道路1公里,路面水泥厚度为0.18米。蓄水灌溉拦河坝2座,杏湖崖拦河坝,长18米,宽6米,底宽12米,高6.5米。坝体两端护砌4处,长10米,高6.5米,宽1.8米。三道河拦河坝,长26米,宽2米,高2.5米。坝体两端护砌4处10米,宽0.6米,高2.5米。木栈道1600米,宽3米。观光步道2280米。绩效目标;带动旅游环线环境改善,新增吸纳游客10万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带动环线30户农户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户均增收20000元。

城郊乡桐柏山茶文化研究会项目。主要建设;打造观光步道1000米、观光亭1座、硬化道路500米,并配套出版相关设施。绩效目标;该项目建成后,在带动茶文化旅游3万人,周边群众就业60人。

城郊乡盘古寨旅游项目。主要建设;新建道路1500米,登山步道1200米,观光亭2个、古寨门修复等。绩效目标;带动旅游环线环境改善,新增吸纳游客3万人,带动沿线30户农户发展旅游服务产业,户均增收15000元。

城郊乡尚楼旅游村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新建旅游观赏河坝4处,音乐喷泉1等。绩效目标;带动旅游人数5万人,安排就业100人,人均增收1.5万元。

安棚镇泰山村茶旅整合观光产业带项目。主要建设;鸿雁河河道护砌6公里,沿河观光步道4公里,沿线建民宿10座,停车场1处,游客中心1处,公厕2处,亭子3座,蓄水工程2处,新建观光道路10公里。绩效目标;带动旅游产业增收750万元,带动就业700余人,人均增收约10万元。

安棚镇鸿雁河漂流亲水运动中心项目。主要建设;鸿雁河河道护砌5公里,沿河观光步道4公里,沿线建民宿10座,停车场1处,游客中心1处,公厕1处,亭子4座,蓄水工程1处,亲水运动服务中心1处,拓宽观光旅游道路15公里,新建道路10公里。绩效目标;带动旅游产业增收300万元,带动就业800余人,人均增收约10万元。

安棚镇李湾村3A旅游景区项目。主要建设;鸿雁河河道护砌4公里,沿河观光步道3公里,沿线建民宿15座,停车场2处,游客中心1处,公厕4处,观光道路20公里。绩效目标;带动旅游产业增收5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人均增收约10万元。

安棚镇泰山驿道项目。主要建设;房屋改造18座,新建驿站文化展示馆1处,新建瞭望台1座,民俗展示馆1处,河堤护砌1000米,观光旅游步道800米。绩效目标;带动旅游产业增收10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人均增收约3万元。

安棚镇姚庄红色第八区遗址修建项目。主要建设;新建红色展馆1处面积1500平方米,升级改造大门楼1座,院内铺设生态砖150平方米,展馆道路硬化100米,展馆入口入墙面彩绘1000平方米。绩效目标;新建红色展馆11间,升级改造大门楼1间,方便群众参观展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带动旅游产业增收10万元,带动就业10人,人均增收1万元。

文广旅局会议研究评判决定,以上30个项目建设内容,绩效目标确实可行。有助于我县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上班子成员分别发表讲话,一致表态以上项目符合我县脱贫攻坚要求,结合省、市、县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要求,经会议研判一致同意实施。

         

 

                    桐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11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