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程湾镇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特色栏目
桐柏县程湾镇:“赈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程湾镇时间:2023-09-25浏览量:
分享:

桐柏县程湾镇:“赈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程湾镇石头庄村位于程湾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432户1599人。因独特的山野茶品牌和黑明寺景观远近闻名,是程湾镇茶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核心区。立足茶产业发展优势,程湾镇积极贯彻落实桐柏县委、县政府“全国知名茶乡”战略,全力推进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使茶产业成为镇域经济崛起和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并形成“绿色生态、旅游观光、文化体验”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新兴产业,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实施步伐。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想要进一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为破除发展难题,程湾镇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促进项目、资金、资源向石头庄村一点聚集,通过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村庄发生美丽蝶变,实现村民增收、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三频共振”。

一、明思路、强举措,优质高效筹建精品

程湾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市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顺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新要求,将改善石头庄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和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村情,坚持“三高”,强力推进。

(一)高起点规划。为了做好石头庄村的规划工作,程湾镇党委、政府在总结程湾镇和湾移民社区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按照《全国“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和“整体规划、整村打造、一次投入”要求,以实现人居环境美化、产业结构优化、文明程度深化、基础设施强化为主要内容,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精干力量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实地踏勘,精心编制了《石头庄村2022年以工代赈赈济模式创新拓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上级部门评审,保证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高标准实施。程湾镇党委、政府把石头庄村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实行工程进度周报制和“四定”(定投资、定工期、定质量、定效益)责任制,严格按计划建设,按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设计施工,同时由专业技术人员把关,村民代表监管,党委、政府监督,保证了项目的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   

(三)高效率整合。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投入的主体作用,整合交通、农业、水利、卫生、文旅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投入到石头庄村,总计共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50万元,整合其它资金350万元,切实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突重点、强基础,又好又快塑造精品

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石头庄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程湾镇把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使石头庄村在短短一年内发生

了巨大变化,并成为桐柏县西片乡镇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以工代赈项目也是我镇继石步河水库、和湾移民社区建设之后的又一精品工程。主要体现为“三大”。

(一)基础设施大变样

1、出行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改变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是村民的热切期盼。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后,群众修路的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参与,在短短七个月时间里,完成新建、整治硬化农村公路7.8公里,实现了水泥路通户达院,让农村公路“毛细血管”顺利融入干线路网的“大动脉”,为乡村振兴铺就快车道,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生产资料运不进、农副产品拉不出的问题,促进了产业高质高效地发展。

2、水利设施得到切实加强。针对山区降雨集中,雨势迅猛的特点,护砌河道3公里、护砌山体5200立方米,提高汛期泄洪排涝能力,有效保障了石头庄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修建拦河坝两座,灌渠2.4公里,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为石头庄村1300余亩土地灌溉提供了坚实保障,惠及周边群众900余人,有效解决了困扰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为保障全镇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3、人居环境大为改善。项目建成后,石头庄村水清河畅,道路通畅,为巩固项目成效,常态化开展“六清六乱”整治,累计清理塘堰10处,疏通沟渠600米,拆除残垣断壁、私搭违建7处,完成户厕改造84户,打造五美庭院20户。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群众的观念和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补短板、强弱项,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镇域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二)产业发展大提速

1、茶产业发展壮大。因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石头庄村具有丰富的山野茶资源优势,是程湾镇茶产业的优质茶叶生产核心区。通过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灌溉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茶叶产量增幅明显,清明前后,全镇大量劳动力向石头庄村聚集,呈现出一幅“人勤春早采茶忙”的美丽画卷。2023年,石头庄村产茶10余万斤,产值8000余万元,仅此一项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达1.2万元。茶产业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2、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将石头庄黑明寺、袁庄传统村落、茶叶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景区串珠成线,石头庄村群众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全村年接待游客数超15000人次,呈现出“条条大道通景区、串起珠链农家乐”的发展态势,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雏形初见,有效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直接促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三)示范带动大彰显

程湾镇党委、政府深刻把握以工代赈中“赈”的初心,项目施工前,深入摸排石头庄村劳动力情况,扎实编制务工组织方案,采取“培训+上岗”的模式,对参与务工的100余名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帮助群众掌握新技能,促进长期稳定就业增收。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劳动力都是在家的当地村民,有建设经验的模板工、砼工、砌工等技术工种,工资为130元/天,没有相关经验的劳动人员通过培训上岗成为辅助性普工,工资为100元/天,共发放劳务报酬256.48万元,占总投资的30.17%。项目建成后,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个,包括护路员5名、河道管护工2名、拦河坝管护工1名,灌渠管护工2名。优先保障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就业,做到“建成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群众”。

三、抓组织、强保障,齐心合力打造精品

 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是一项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要把这一工程抓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建设中程湾镇坚持了“三个到位”。

(一)领导到位。强化“一把手”职责,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做到了“五有”:有一套强有力的班子、有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分管领导具体抓、有良好的工作机制、有很好的以工代赈工作条件。保障了资金整合,解决了部门配合,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发动到位。在项目规划、工程实施、资金管理中自始至终注重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项目启动后,先后召开多次村民大会,研究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就重大问题实行公告公示。集中民智、调动民力,充分发挥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体作用。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参与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三)统筹到位。在项目建设中,程湾镇避免了就项目实施项目、单打独干的做法,而是将以工代赈项目融入“山水程湾、中原茶乡”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良好对接,从而加大了统筹力度,形成了以以工代赈项目为支撑、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的互促互进、共推共建的良好机制,使“整体规划、整村打造”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一年来,程湾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下,在相关部门和当地群众的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石头庄村2022年以工代赈赈济模式创新拓展项目建设。我们将坚持以民为本,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抓好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充分发挥好以工代赈项目的带动作用,不断推进程湾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人正在为袁庄路段浇灌混凝土

 

 

 

硬化道路7.8公里,极大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八百里组拦河坝修建中

 

 

拦河坝建成后,方便群众出行,蓄水效果显著

 

 

 

工人们正在修砌李小庄组至大北庄组灌渠

 

 

新修灌渠2.4公里,有效改善沿线160余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石头庄村大扒组茶山护砌工程进行中

 

 

 

 

 

 

 

护砌茶山5200立方米,有效减少极端天气影响,为茶农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工人们正在护砌小文庄组河道

 

 

护砌河道3公里,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升防洪蓄洪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