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加入司法系统这个大家庭,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已经3年有余,从最初一腔热血的职场小白到现在业务熟练的基层矫正工作者,我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虽然社区矫正工作有时候是那么“枯燥无味”、“周而复始”,但当看着社区矫正对象们顺利解矫,回归社会拥抱新生活时,也由衷替他们感到高兴。成为一位社区矫正工作者,尽自己所能,让社区矫正对象们渡过社区矫正的这段“或湍急或平静的河流”,成功地抵达彼岸,我深感这份工作的自豪。
增强业务素质,勇于担当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日常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学习当中,我常常也把自己也当做教育学习的对象,通过和他们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基层矫正工作难点多,任务大,我始终保持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对待辖区内的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不论交通是否方便,路途是否遥远,走村入户,对矫正对象逐一进行走访调查,把工作做真做实,是对矫正工作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矫正对象仵某,六十多岁,家住辖区周边的山里,临近外省,在家手机定位正常,因为山上种的有果树,平常上山打理,手机定位就会出现越界提醒,仵某也是非常苦恼,经过我三次的实地走访验证,确实存在手机信号漂移的情况,回到所里就及时对他的定位进行了调整,“这么远的路,你来来回回不下五次,这么年轻,工资还够不住油钱”仵某带着歉意说道。“能把你的问题解决,不影响你的日常工作,这是我的职责,你这么大年纪,家庭负担又很重,来回去所里一趟不容易,能在家自食其力,我很支持你”仵某听后非常认同,拉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表示感谢。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让我感觉到社区矫正这份工作的光荣,能更好的让矫正对象融入社会,回归生活,平稳度过,再远的路,再高的山也是值得。
严管+厚爱,创新社区矫正模式。“这两年,感谢你们能让我从当初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一定会吸取教训,做一个守法的人,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这是2023年4月30日解除社区矫正李某说出的肺腑之言。李某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刚入矫的两年里,因为不服判决,总想着找举报人张某的事,期间有过不假外出行为,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每天的生物验证还要在我再三的催促下才能完成,鉴于她的这种表现,司法所对她进行了训诫处理,通过每周的报到学习和参加社区劳动,对李某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思想教育,触及了她思想深处的认知,改变了她的情绪,使她从公益服务中深切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严管就是厚爱”的良苦用心。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严格管理,表面上似乎“不近人情”,实际是重塑矫正对象人生的大爱之心。从众多类似于李某的矫正对象人生态度转变中,愈来愈激发出我更高的社区矫正工作热情。
教育帮扶,重塑矫正对象人生。社区矫正工作仅凭司法人员一己之力,很难独当一面,只有多措并举、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才能真正使社区矫正对象触及心灵、悔过自新、重塑人生、回归社会。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我在人性化帮扶帮教上下功夫,感化社区矫正对象悔过自新。2022年5月吴某在报到时说“我一定会遵纪守法,服从管理,认真悔改”。吴某于2019年12月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因在监狱内表现良好,法院于2022年4月对吴某执行了假释,5月到所里报道,刚见面时,机械化的语调让我映像很深,因为我们年龄相仿,很快和他打成一片,通过耐心深入的交谈,我才知道吴某的妻子因为同一案件也在我们这里进行社区矫正,吴某父母双亡,家中还有两个在上小学的孩子,妻子一人在家照顾,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困难。通过谈心谈话,我发现吴某其实是一个很老实本分的人,因为是家中的顶梁柱,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家变得更好,年轻气盛,文化水平不高才误入歧途,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吴某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深感后悔,虽然走出监狱进入社区矫正,但吴某认为自己的身份会受到别人的另眼相看,无法找到工作来养家糊口,对未来的生活一片迷茫,为了消除他心理上的自卑感、失落感,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帮助他安心改造。我耐心的和他讲解社区矫正的意义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寻求社会各方面对社区矫正的理解、支持和关注,协调当地政府在辖区内给他找了一份巡防队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养活一家四口是没问题。通过近一年的接触交往,我发现吴某变得话多了,脸上的笑也多了,“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王哥,这一年多工作让我学习不少,虽然辛苦,但每天都很充实,能为乡里乡亲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我非常高兴”吴某在一次到所报道时激动地说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社区矫正不仅仅是监督管理,在他们困难的时期给予及时的帮扶,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怀,重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才能够平稳的度过社区矫正,走向灿烂的未来。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有年过六旬卧病在床,用着老人机的监外执行矫正对象;有矫正三个月因危险驾驶罪判决缓刑的短期矫正对象;还有刚过十八,还在上着学接受社区矫正的毛头小子。走一批来一批,变的是人员,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社区矫正工作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曾经有人这样来形容社区矫正工作:“左手法律在先,右手关怀在后,严格监督管理,耐心教育帮扶。我们对屡教不改的亮红灯,严惩不贷;对自我松懈的亮黄灯,及时预警;对遵纪守法的亮绿灯,宽松管理;对生活迷茫的还要亮上一盏启明灯,点燃希望。”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三年来,回顾过往,有成长,有付出也有收获。我热爱这份平凡而光荣的工作,愿与它长相伴、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