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3年我镇的财税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支出使用效果。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2023年全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61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费780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9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5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47万元;文化体育49万元;农林水事业支出拟安排2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4万元。
做好全年的财政工作,对于缓解我镇财政紧张形势,促进我镇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方向,迎难而上、敢于创新,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2023年财政预算各项工作任务。为此,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税源培植,保障税收征管。一是加大招商力度。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精准谋划好项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引进实体企业落地生产经营。二是持续培植稳定税源。做好高质量发展文章,做优产业、做强实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税收征管。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做好税收征管。同时加强对税源的清理和征缴,配合税务部门,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摸清底数,确保做到应收尽收。财政税务协调配合,坚决查处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任务,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注重以人为本,保障“三保”底线。一是依法理财、合规用财。认真执行财政部提出的优先“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集中财力保障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把钱花在刀刃上,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加大教育、民生投入,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民生资金的保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三是不断完善资金支付程序,防范资金支付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资金的申报工作,争取财政专项资金。
(三)注重项目实施,保障产业发展。一是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上级补助。二是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是做好项目落地工作,做好各项目资金的分配及监督管理工作。四是及时拨付各项专项资金,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使全镇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
(四)注重统筹发展,保障债务风险化解。守牢财经纪律底线,切实摸清我镇领域政府性债务情况,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多措并举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
(五)注重预算管理,保障绩效质量。按照县级财政要求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技术标准一体化平台实施内容。一是按照县级财政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要求,加强预算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自评和重点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和预算安排有机衔接。二是做到主体上覆盖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及支付对象。三是做到业务上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五个环节,现阶段已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三方面内容。四是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入库的前提条件,提升绩效目标和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确保绩效目标指向明确。
(六)注重队伍建设,保障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规范财政工作行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政政策和财政信息的透明度。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抓好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拼抢赶”精神,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