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内,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竞相绽放,在微风中摇曳,山岭花丛中不时传来游客的歌声。
据悉,桐柏山土质深厚,土壤营养丰富,是映山红的适生地。山中百年树龄的映山红有数万棵,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坡上。长期以来,野生映山红被茂密的森林树木所笼罩,缺乏阳光雨露,通风性差,逐渐长成了“小老树”。
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文旅名县的发展思路,把映山红定为县花,在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持续实施“万亩映山红苑”建设工程,在保护野生映山红资源的同时,人工培育、栽植映山红,丰富映山红品种,壮大映山红规模,发展映山红经济。目前,这里的映山红有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面积达1万余亩,是中原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野生映山红观赏区。
“我们确立了打造‘文旅名县’的目标,围绕生态强县建设,通过发展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以及其他生态产业,把山地丘陵变成了群众的‘金山银山’,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双赢发展。”桐柏县委副书记杨好宁说,桐柏县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水土保持暨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等殊荣,人民群众的生态宜居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桐柏县地处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之源,生态良好、名胜众多、文化厚重,桐柏山淮源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得了“国家森林公园”称号,桐柏被誉为“福地洞天”。近年来,桐柏县积极构建生态保护建设治理新格局,推进淮源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着力构建城镇村庄风景如画、河流湿地清澈如镜、沿路沿渠林带如网、山头坡面绿林如屏的生态体系,变得越来越绿,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桐柏县委书记、县长党建凯表示,作为南阳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桐柏县一直坚持发挥绿色生态第一优势,用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中国天然氧吧”是桐柏县一张崭新的绿色名片,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县、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县等“国字号”荣誉,是桐柏县推动绿水青山“蝶变”金山银山的厚重底气,桐柏革命老区将继续坚持生态引领战略,做大红绿融合文章,让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淮源”新画卷愈加靓丽。
(杜福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内水帘洞景点
穿城而过的淮河桐柏县城景观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内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竞相绽放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