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重点工作,以超常规举措推动稳市场主体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此桐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桐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桐柏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意见>》,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做多增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激发大众创业活力,保持市场主体平稳增长,确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到2022年年底全县市场主体规模达到5.5万户。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第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应对当前严峻复杂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下大力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就是抓住了稳经济稳增长的基础和关键。各级、各部门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摆到关系全县发展大局、实现“全年红”的战略高度来抓,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把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作为重大责任,把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减负帮扶作为重要工作,用非常之力、施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加大工作力度,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第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推动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县市场主体虽然发展平稳,但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等问题仍然存在。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突破口,以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为目标,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积极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大力支持市场主体“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促进创业群体“枝繁叶茂”、国有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就业保障和衣食住行。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市场主体经受了多轮次冲击,迫切要求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市场意识,紧盯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所急所需所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作用,全力帮助困难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强信心、积极自救、渡过难关、发展壮大,以市场主体一域之稳,为稳就业、稳预期、稳人心、稳社会大局提供关键支撑。
三、在扩大市场主体增量方面,文件提出了哪些措施?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首先要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活力和热情,让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对标国内前沿地区做法、对接国际通行惯例,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推动审批制度、监管制度、政务服务制度等创新突破,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四、在稳住市场主体存量方面,文件提出了哪些措施?
存量市场主体是发展的基础,必须服务好现有市场主体,充分掌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它们活得下、长得大,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五、如何抓好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培育发展工作?
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着力点,必须抓实抓好。全省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近七成,在吸纳就业、活跃市场、促进消费、安定社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个体工商户单个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生活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受冲击影响较大。省市场监管局已经在全省推行个体工商户智能登记,广大个体创业者可以随时随地申办营业执照,零门槛创业。
六、如何做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工作保障?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涵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涉及政府职能的各个领域。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动全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建立一体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找准适合本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方法路径,按照“能出尽出”原则不断丰富政策措施,抓好落实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包括准入、准营、发展、扩张、退市等多个环节,涉及政策、法规、资金、用地、用工、用房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履职尽责,完善配套政策,合力推进工作。要充分宣传推广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深入解读政策,推动政策精准直达,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