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城郊乡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城郊乡2017-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预算报告
来源:城郊乡时间:2022-08-17浏览量:
分享:

一、2017-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至2021年以来,我财政工作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财政局的直接领导下, 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理财,努力增收节支,并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基本保证了城郊乡政府正常运转。

(一)2017至2021年财政税收完成情况

1、2017年,全完成各项财政税收收入648万元,占年初预算600万元的108%,较上年600万元超收48万元

    2、2018年,全完成各项财政税收收入1146万元,占年初预算600万元的191%,较上年超收498万元

    3、2019年,全完成各项财政税收收入2493万元,占年初预算720万元的346%

    4、2020年,全完成各项财政税收收入2547万元,占年初预算720万元的353%。

    5、2021年,全完成各项财政税收收入3728万元,占年初预算720万元的517%。

(二)2017至2021年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1、2017年,根据我县现行财政体制,工商税收形成的的财力全部缴入县金库,乡支出实行补助和上解计算。2017年合计可用财力1220万元2017年总支出1220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3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4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万元

    2、2018年,根据我县现行财政体制,工商税收形成的的财力全部缴入县金库,乡镇支出实行补助和上解计算。2017年合计可用财力1621万元,2018年总支出1621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3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48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万元

3、2019年,合计可用财力2574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70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4住房保障支出17万元

4、2020年本年本级预算可用财力2106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1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0;住房保障支出18万元

    5、2021年本级预算合计可用财力2297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0;住房保障支出18万元

2017年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财政局直接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达小康”的发展目标,依靠重点骨干企业在财源建设中的支柱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履行职能,狠抓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管理,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尤其攻坚扶贫和乡村振兴支出。在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严峻形势下,实现了全工商税源的稳定增长,并保证了重点支出的需要,为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总结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的几项成效。

1、围绕科学发展,注重财源建设,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我们始终把加快财源建设,把财政服务经济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做大收入“蛋糕”作为工作的中心,认真落实壮大经济、培植财源的各项措施。认真开展税源调查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掌握税源第一手资料。引导企业充分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主动做好政策咨询、业务支持和协调服务工作。建立国税、地税、财政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税收完成情况,调整优化收入结构。配合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围绕公共财政,优化支出结构,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围绕公共财政建设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实现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是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资金,重点确保工资发放、脱贫坚、乡村振兴、公共职能运转民政优抚、五保低保人员经费发放等。二是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争取项目、招商引资、招商引税等方面的资金优先保证。三是坚持厉行节约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更加强调厉行节约勤俭持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增长。

3、围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坚持“多予,少取”的方针,着力改善民生。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结构不断优化,惠农政策取得实效。一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耕地保护补贴和退耕还林等28个项目,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打卡发放到农民手中。二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事一议”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至2021年共争取上级各项财政资金2.6亿余元;争取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仅2021年争取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通过精准扶贫,贫困户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脱贫效果明显。

4、围绕制度建设,积极履行职能,提高财政管理效益。财政支出坚持“有保有压,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做到了合理调配支出结构,加强了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编制,使财政支出趋于平稳顺利进行。一是压缩一般性、三公经费开支。如招待费实行派客制及等级招待标准,压缩会议费、电话费、车辆运行费等办公经费,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杜绝了资金的无形流失。二是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要求和县局财务管理制度,政府支出坚持“会签”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从严把关,真正做到了量入为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三是严格执行《新预算法》,从严控制新增和追加支出。四是严格执行《会计法》,加大会计管理领域的执法力度,会计电算化2015年实施以来,现在趋于正常运行,彻底摆脱手工记账,使财务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五是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落实工作。为切实减少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全县全面推进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我结合全实际,该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公务卡结算占总支出比例达到20%以上六是实施乡镇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保证了乡财政资金的安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七是推进部门决算公开制度。为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分开条例》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必须推行部门决算公开制度。目前,城郊乡公开了财政收支决算总表、部门支出明细表和三公经费决算表。八是规范村级账务管理。2015年开始,按照县纪委统一要求,成立“三资”管理办公室,专门对村级资产、资源、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建账,进一步规范了各村账务,结束各村多年来的账务混乱局面。九是加强监督检查。有计划地开展财务收支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检查;认真做好属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积极参与“一事一议”项目评审和竣工验收工作;注重把监督管理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了事前预警、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相协调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

五年来,每年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有力地促进我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党委科学决策,全人民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是财政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财政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三是财源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根据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认真学习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狠抓增收节支,实现收支平衡;严格依法治税,强化征管,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导向作用,确保财政收支任务的完成,努力构建和谐城郊

依据2022年我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根据党委、政府下达的指导任务,结合我实际,确定我2022年的财政税收目标为4100万元。本级财政支出安排为2526万元,按支出功能分类具体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0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8万元

    财政是国家职能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是体现和实践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载体。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为实现2022年财政预算任务,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培植财源为工作重点,着力打造发展财政。继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着力培植地方收入的主体税源,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壮大财政实力。围绕党委、政府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注重优化收入结构,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缴,坚持抓大不放小,着力提高地方税收的比重,健全税源台帐,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二)以造福百姓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和谐财政。一是继续加大支农力度,科学安排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二是做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作工程建设,真正使财政投入向“三农”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继续落实好财政惠农政策,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农业生产保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四是高质量地用好惠农补贴网络“一卡通”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以创新创优为工作动力,着力打造透明财政。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调整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办法,提高预算的前瞻性、连续性、约束性。二是盘活存量资产,统筹安排资金,努力化解债务风险,提高财政的运行质量,促进我财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以规范有序为目标,着力打造法治财政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认真贯彻财经法纪法规,切实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贯穿于各项财政工作中。要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和财政检查,巩固收缴分离,票款分离,财政专户管理办法。坚持“财县管”、“村账”制度,规范财政秩序,确保人员基本工资的发放。要加强《会计法》、新《预算法》的宣传培训,明确责任,把会计监督落到实处。二是强化预算约束,控制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要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要加强各种专项资金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要增强预算的约束力,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三是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向先进地区学习,在财政投入,开支水平和待遇等问题上,不能盲目攀比,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反对一切铺张浪费。

(五)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满意财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经常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教育,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