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红桃里的“致富经”——固县镇万亩桃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这里曾经穷乡僻壤的,老百姓想改变贫穷的面貌,但是苦于没有好的方法,但是这几年可不一样了。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桃产业的战略规划,为百姓的致富路指明了方向,现在的我们春季吸引游客看桃花,夏季卖桃子增加收入。大石坡村桃子的名气打出来了,百姓也富起来了。”看着大石坡村瓜熟蒂落的桃子正在装车准备销往各地,大石坡村支书樊中玉脸上笑开了花。固县镇万亩桃园基地位于固县镇东南5公里处,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原始风光秀美,桃园总面积一万余亩,覆盖大石坡、张畈、魏岗三个村,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固县镇政府“三步走”强力推进万亩桃园建设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政策助力。固县镇党委政府敏锐察觉到本地山坡面积大,土质肥沃,村民历来有在房前屋后种桃的习惯这一特点,谋划了“东果西茶两条带,一村一品全覆盖”的产业布局,开发建设以桃文化为主题,集观赏、采摘、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桃花源旅游景区;以餐饮、住宿为目标,对区域内村庄进行改造包装,建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成立砂红桃专业合作社,统一包装,引进推广砂红桃优良品种,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让桃农“抱团取暖”,统一对外销售;推广使用生态肥,主打生态牌,固县镇良好的土壤沙土结构加上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使这里产出的砂红桃,个大味美、脆甜可口,广受市场好评,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是广泛宣传,拓宽销路。固县镇紧跟当代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不断为万亩桃园基地拓宽销路,打造品牌,成为了固县镇的特色产业。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河南联播等媒体平台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万亩桃园基地成为“网红”品牌,吸引了大量网友慕名而来;线下主动对接旅行团、商家等,以优良的品质、实惠的价格为卖点,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吸引“回头客”。让春季赏花,夏季品桃成为当地每年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项目。
三是文化助推,延长产业链。从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再到妇孺皆知的桃园结义、桃花岛、桃花运,中国的桃文化历史悠久。在乡村文化振兴的今天,固县镇结合当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着力打造精品桃文化,同时与茶文化、三国文化相互配合,共同发展,通过品牌带动,售卖周边产品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
在桃红柳绿的六月,砂红桃已成熟,个大味美、物美价廉的砂红桃不断吸引着大量的商贩前来购买,川流不息的车辆运载着一箱箱的象征着希望的红色果实售往各地,一副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已徐徐展开。(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