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日益严峻的复杂局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9 年,大河镇财政总收入93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0万元。
(二)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全镇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31万元,增长4.14%,增长37万元。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412万元,与上年增长12.57%;
2、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92万元,与上年减少7.01%;
3、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完成45万元,与上年增长12.5%;
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84万元,与上年减少29.41%;
5、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完成85万元,增长1.1%。(说明,因支出口径调整,把原社保支出的医疗保险费用40万元调入本支出)
6、住房保障支出即单位住房公积金支出13万元,与上年持平。
(三)2019 年财政主要工作
从 2019 年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其主要特点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回顾 2019 年的财政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实现财政各项目标任务,服务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以开展增收节支为主题,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细化部门预算,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优先保障工资发放,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二是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人、车、会、话和差旅费、招待费等一般性消费性支出,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观念,有效地减少了损失浪费。三是优化支出结构,围绕公共财政建设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努力实现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2、落实惠农政策,确保财政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2019年以来,为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各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的管理,我们继续实行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为了把这项事关全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办好,结合县财政及多家部门关于涉农资金相关精神文件指导,细化了具体的资金兑付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各职能部门职责分明,相互间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各村有固定的宣传标语和横幅;第三我们还将党的各类惠农政策宣传资料及时送到全镇农民的手中,让政策进村入户,使广大农民能全面了解党中央的惠农政策。2019年以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态基金和退耕还林后续巩固提升圈改等已通过“一卡通”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农民手中,共累计发放2000余万元。
3、统筹安排财力,确保政府各部门正常运转
针对我镇财力总量小,收支矛盾突出的实际,我们将支出重点转移到政府正常运转和公共支出的需要上来。一是每月及时兑现了退休职工工资、公积金提高标准、社会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补增;二是继续加大对教卫生、文化、计生、文明创建等各项经费的投入,确保教育助学、卫生室等政策的兑现;三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大了对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投入;四是筹集资金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
4、加强财政干部专业素质,积极配合镇的中心工作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利用资源,开展组织村级财务人员培训,提升财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成长,提高财政干部自身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在做好财政所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二、2020年预算草案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编制好2020年预算,对于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保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提质增效,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服务保障“生态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支持做好“六稳”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过“紧日子”财政方针,以收定支、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支持强化“三保”保障、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突出财政绩效管理导向,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方式,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2020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40万元,与上年持平。
(三)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930.00万元,结合我镇财政实际,具体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400万元。其中:行政事业运行支出260万元;其他事务支出 140万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 85万元;
3.农林水事务支出295万元。
4.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05万元,其中:新冠肺炎支出30万元。
5、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45万元。
(四)2020 年财政工作重点
1、努力做好预决算工作,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按照市、县财政局相关要求,在财力趋于收紧的情况下,努力做好财政预决算工作,年初做好资金预算的编制上报,年中严格按照区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指标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年终做好部门决算和财政决算工作,务必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2、强化坚持依法理财,健全财政调控能力
坚持依法理财,加快“收支两条线”和部门预算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积极稳妥地实行事前审批,事中管理,事后监督,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严肃会计制度,堵塞一切资金漏洞,健全财务中心管理制度,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加强镇政府的调控能力,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3、完善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按照区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有效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措施,结合上级财政重点工作,继续健全财政资金监管机制,强化财政内部控制,完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监督水平;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强化涉农专项资金的兑付、使用监督检查;继续加大对“双代管”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4、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严控一般
严格按照“保基本、保民生、促发展”的序列,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强化民生保障投入。一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突出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二是严控“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区上差旅费、加班(值班)等文件要求。三是落实惠民政策,保障重点支出。整合资金,认真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四是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优化镇财政资金投向,重点向精准扶贫、公共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