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政办〔2020〕4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桐柏县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工作指南》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7月24日
桐柏县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工作指南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规范程序,明确分工,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工作,制定工作指南如下:
一、工作重点
五规合一是指在巩固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接,实现上述规划的无缝衔接、精准套合。五规合一工作的重点:一是抓住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机遇,以现行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为基础,适当调整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解决空间规划制约、产城互动布局不合理、后续空间不足等问题,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需求;二是因地制宜确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布局和配置标准,加强与所在城镇基础设施对接共享,解决城市功能不足等薄弱环节,推动产城互动发展;三是统筹设置生态绿地系统和环保设施,加强与区域生态环保规划对接,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问题,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五规合一成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原《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形成体现五规合一要求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依据省市批复的规划文本,修编完善《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重点工作程序
(一)建立集中会商机制。要成立县分管领导牵头,发改、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推进小组,建立集中会商机制,统筹负责本地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二)提出规划调整方案。产业集聚区成立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工作班子,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提出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初步方案,主要包括规划空间范围、四至边界、主导产业以及建成区、发展区和控制区范围等。
(三)部门会商沟通对接。发挥集中会商机制统筹作用,由县发改委牵头,会同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保等部门,对产业集聚区提出的初步方案进行对接审查,形成一致意见。有关部门分别与市对口沟通衔接,形成共识。
(四)修编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聘请具有乙级以上城市规划编制资质单位,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参考大纲》(见附件),对原有《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形成总体发展规划文本。
(五)联合上报会商审批。总体发展规划完善修订后,由县发改、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保等部门联合上报市有关部门,经市产业集聚区联席办组织集中会商后,报省产业聚集区联席办,经省产业聚集区联席办组织集中会商,并报省政府同意后批复。
(六)修编完善其他规划。产业集聚区根据省批复的总体发展规划,分别对《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编完善,并按程序报省有关部门审批。
三、部门责任分工
按照分工负责、联动配合的要求,建立部门工作推进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编制完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指导调整优化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确保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套合衔接;城乡规划部门负责指导调整优化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确保与城镇规划和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的套合衔接;环保部门负责指导加强产业集聚区生态和环境保护,确保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套合衔接。
附件: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参考大纲
附件
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参考大纲
前言
规划修编的背景、目的、期限和主要依据
一、规划修编基础
(一)发展现状
(二)现有规划情况
二、规划修编概述
(一)规划范围 规划调整内容及依据。规划空间调整范围需明确四至边界及新增面积,主导产业调整需说明理由并原则上控制在两个以内。
(二)规划重点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规划衔接情况。
三、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发展定位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集群发展、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等目标,并对2025年进行展望。
四、土地利用
(一)用地评价 结合既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特征和发展定位,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估分析。
(二)空间布局
(三)用地结构
(四)管制策略
(五)村庄迁并
(六)集约节约用地
五、主导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主导产业定位
(二)产业空间布局
(三)产业集群培育
(四)公共服务平台
(五)产业配套体系
六、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一)综合交通
(二)市政基础设施
(三)公共服务设施
(四)绿地系统
七、生态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
(二)资源节约
(三)循环经济
(四)生态建设
八、保障措施
主要附图:
1、产业集聚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位置图(比例:1:1万)
2、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图
3、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规划图(包括建成区、发展区、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