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友书记来到我们村以后,我们的道路变宽了,房屋变漂亮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说起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桐柏县安棚镇朱洼村村民个个点赞。
2017年11月,李庆友主动向市交通运输局党委请樱,要到贫困村去担任第一书记,成了南阳市交通运输局派来的驻村干部。
近几年,由于农村发展比较慢,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农民都外出打工或搬到城里去了,留下孤寡老人,成了空心村。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经济状况和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工作,他和队员们没日没夜走村窜港,深入农户调查研究。两年来他记录了2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和详细的工作日志,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配合镇村脱贫攻坚责任组,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制定脱贫方案,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完善档卡资料。目前朱洼村共有贫困户109户277人,每一户他都要亲自走到,每一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撑,做到一口清;每一户的帮扶措施他都要亲自制定,200多份档卡资料他都要亲自检查校对。他视人民群众如父母,把驻地当家建,每到一户只要提起李庆友无人不晓,无人不知,都是连连叫好,赞不绝口,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李庆友对朱洼村的事情了如指掌,不管大事小事他都要亲自过问,亲力亲为。无论哪家有困难,哪家有需求,他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解决,不解决问题不摆休,群众不满意不摆休。为解决部分群众想当贫困户,争当贫困户,贫困户不愿脱贫这个现问题,他和脱贫责任组的同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路上不养懒汉,扶贫不许不劳而获,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思想,敢于创新,大胆创新,在朱洼村首先提出:脱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要使物质上脱贫,首先要让精神脱贫;要穵掘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朱洼村率先开展“智志双扶”和“五星共创“活动,并在朱洼村建起了首家“同心超市●乐和家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认可,成为全县所有镇村学习的典范。
为拓宽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李庆友到山东潍坊实地考察学习,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技能培训,多次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项目,先后四次到市交通局汇报工作,找局领导要项目,筹资金,争取单位的最大支持。2018年确定发展项目8个,争取项目发展资金600多万元;2019年又争取四个扶贫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他和工作队员不断强化帮扶意识,从健全工作机制入手,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李庆友常说:扶贫干部就要赴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实意与农民交朋友,结亲戚;工作要尽职尽责,帮扶要尽心尽力,政策要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驻村期间,坚持吃住在村里,工作在村里,心系在农户;坚持5+2,白+黑工作制。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两年来他走遍了朱洼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母亲生病住院、妻子入院手术都顾不得回去看望照顾。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先进事迹曾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河南交通报和今日头条上先后作了宣传报道,在南阳交通系统和全市扶贫工作队伍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
“感谢政府给我们派来一位好书记,在村里他事事都想在前面,走在前面,比我们都操心,是真心来帮助我们,处处替我们着想,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真让我们没法说,没有不好好干的理由,更没有干不好的理由!”——这是朱洼村村组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李书记的感激之声。
贫困户刘振奇夫妇见人就说:“李书记对我们真好,到我这儿来比我儿子还勤,帮我盖房了、铺路、添家具,没想到老了老了我们还有这福气,你看,我这房子和家具,这都是李书记帮助弄的,我们现在的日子可舒坦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正月初五,李庆友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安顿好家人,告别妻儿,毅然踏上了返岗之路,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大叔、大妈,近期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非必需不出门,出门带好口罩,在家勤洗手、勤通风,不到人员聚集区域”,李庆友带着袖标口罩在朱洼村宣传着疫情防控知识。有的百姓不理解,还出现了怨言,李庆友总是细心的给老百姓讲解做好防护的重要性,直到把村民都劝回家中。饿了吃碗泡面,渴了喝一口包里装的白开水,顶着凛冽的寒风、冒着疫情的危险,走遍了朱洼村的沟沟叉叉,更是走进了百姓的心中。白天除了带领村干部宣传、劝阻聚集的百姓回家,还要抽空到村委会值班值守、到农户家里对返乡人员逐户摸排、重点隔离、强化宣传、入户测量体温、消毒、发放通行证、签承诺书、带领志愿者清理垃圾……,晚间研究制定返乡人员网格化管理方案、环境卫生整治举措,还要在村卡点驻守,全力疏导劝返外地车辆,真正做到里不出、外不进,处处都能看到他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身影,危难时刻,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辛勤汗水换来全村乡亲的支持响应、换来朱洼一方百姓平安。
把贫困群众的疾苦装在心中、把人民群众的困难扛在肩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扶贫路上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不忘自己是军人出生,党员身份,坚持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垦垦,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党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