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桐柏县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和
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9年8月28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胡建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我县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8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2018年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7756万元,增长6%,为预算的100.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6589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1167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9088万元,增长12%。主要支出完成情况:教育支出完成67585万元,增长10%;科学技术支出完成6200万元,增长11.9%;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63438万元,增长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4156万元,增长2.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39159万元,增长16.5%;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5454万元,增长12.7%;节能环保支出完成8362万元,增长34.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9582万元,增长11%;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5290万元,同期持平;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7029万元,增长6%。 3、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18年全县地方财政总财力31381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7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529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2976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726万元、调入资金1142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42万元(含上年一般预算超收收入1898万元、上年结余744万元)。支出总计31381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08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9155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支出3726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31万元。 (二)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700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5199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7003万元,其中基金支出3557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980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616万元。 (三)2018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年初批复预算数为63万元;实际完成收支数为2万元(未完成收入预算的原因是该项收入主要来源系县银矿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本付息分红收入,由于2018年该企业未召开股东会,因此导致当年未分红)。 (四)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573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471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由省级统筹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由市级统筹管理,收支缺口使用历年滚存结余、中央补助及省市级统筹弥补。 (五)2018年部门决算情况 根据《预算法》及《南阳市财政局关于批复各县区财政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工作的通知》,2018年我县部门决算单位共计94个(包括76县直一级单位及18乡镇<集聚区>),收入263638万元(不含财政直接代列资金),支出260944万元,当年结转结余2694万元。 (六)财政预算执行的效果 1、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认真研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导向,确保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全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安排项目314个,投入资金规模38764.81万元,支出进度87%。二是支持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先后出台了《桐柏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桐柏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桐柏县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化解方案》等文件,建立了政府债务数据月报和季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三是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筹措资金7900万元,支持散煤替代、扬尘治理及大气环境监管等大气污染防治;支持淮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和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水污染防治;支持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4.12亿元国开行授信工作。拨付各类林业资金2269万元,支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 2、坚持强基础增动能,推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债券资金1.3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县安棚化工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场等民生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统筹资金6855万元,支持道路交通、以工代赈、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等民生项目建设。筹措资金4656万元,支持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内河治理、光亮工程、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县科技支出6200万元,增长11.9%。安排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资金637万元,对6个工业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贷款进行贴息。支持新晋高新技术企业3家,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1家,申报专利206件。三是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深化“服务企业年”活动,持续发挥过桥资金和担保资金“两个平台”作用,全年累计扶持企业43家,过桥资金投放2.5亿元,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收9010万元,减轻了企业和社会负担。四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整合水利项目、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66亿元,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5181.7万元,争取产粮产油大县资金2323万元,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筹措资金6744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拨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127万元,支持解决移民安置补助支出。统筹资金1884万元,支持美丽乡村、“一事一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等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坚持惠民生促发展,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民生支出完成21.3亿元,增长1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1%。一是支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县教育支出完成67585万元,增长10%。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支持中心城区完全学校建设,盘古学校二期、城关七小、毛集完全学校等建成招生;支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159万元,增长16.5%。重点确保了城乡困难群体生活救助金、居民及企业养老金等及时足额发放;支持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保障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全面建成三级服务体系;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政策,推进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发挥道路救助基金作用,为全县道路事故受害人提供救助支持。三是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全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5454万元,增长12.7%。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免费开展“两项”筛查和贫困妇女“两癌”救助;实施6个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完成29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困难群众“六次报销”,有效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四是支持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全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56万元,增长2.3%。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支持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淮源景区、龙潭河景区、红叶景区和桐柏革命纪念馆改造提升。五是健全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全县住房保障支出4351万元,用于支持城镇棚户区改造、发放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等,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六是支持社会和谐平安发展。全县公共安全支出15290万元,支持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支持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力度;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宗教问题综合治理顺利开展。 4、坚持重改革谋长远,财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并普及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办法、程序和内容,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度预算完整性。搭建预决算公开平台,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二是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加大项目推介宣传、包装指导力度,全年共入库项目7个,总投资额为51.68亿元,涉及教育、养老、储备林、供排水、环境治理5个领域。三是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认真对县商务局“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的财政支出开展了绩效自评。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强化绩效责任硬约束。四是构建财政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强化政府采购在线监管、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等措施,全县政府采购规模达19.92亿元,节约采购资金0.54亿元;财政投资评审送审额14.68亿元,审减金额1.74亿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二、财政决算审计整改情况 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决算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及时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关于审计情况的工作汇报,进一步重申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要求县直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和意见,集中力量抓好问题整改。目前,审计发现问题已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对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报预算数不完整的问题。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批复数90300万元,由当年县本级税收收入预算51600万元和非税收入38700万元构成。2017年决算收入数28743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198万元(年初预算数90300万元+超收收入189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4428万元(返还性收入-1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923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5211万元)、一般债券收入9385万元、上年结余1460万元、调入资金959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8万元。已整改到位。 对于一般公共支出上报预算数不合理问题。2017年年初在编制预算时,根据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上级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安排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909万元。2017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7369万元,主要原因是部分上级转移资金下达时间较晚,以及年终确保一般预算收支平衡而造成的差额。比如:省、市财政部门下达“滤网”计划高速公安检查站建设经费440万元,中央财政下达2017年部分中央基建投资卫生和教育项目省财政专项135万元,中央财政下达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11万元,中央财政下达农村客运和出租车油价补贴511万元,省财政下达2017年县乡道及干线公路危桥改造和安防工程项目231万元,省财政下达保障性住房资金305万元,中央财政下达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基金755万元,债券转贷资金9385万元。以上这些上级指标下达时间较晚,出现了一般预算支出调整数与决算(草案)数有一定差额的情况。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上下级指标往来对账工作,主动积极做好请示沟通,待确定财力总额和支出总额时,按照规定及时向县人大报送预算调整数。已整改到位。 对于少做政府性基金收入问题。2017年度未上缴国库的土地出让金收入1220万元在2018年己全部上缴国库纳入预算。已整改到位。 对于2017年度财政收到廉租房配售款收入共计820.9万元,在非税收入专户存放,未纳入预算管理问题。2018年己将应缴廉租房配售款收入上缴国库纳入预算。已整改到位。 对于支出预算执行不到位问题。在支出预算执行中,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支出预算执行不到位。一是上级指标下达较晚,尤其是12月下达指标相对较多,无法及时拨付;二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根据项目报账制要求,工程未竣工决算,工程类项目工程尾款和质保金留存财政国库,在下年度进行决算验收的项目资金均已完成拨付。已整改到位。 对于项目因客观原因中止,但资金未及时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问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增新型合作示范项目,上级补助资金到位806.5万元,己拨付使用325.88万元。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无法进一步实施,项目资金结余480.62万元长期沉淀。桐柏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于2018年8月6日出具文件要求终止该项目的后期实施,县财政局根据县供销社的决定和县审计局的整改要求,于2018年8月15日将该资金480.72万元收缴国库。已整改到位。 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进一步加大对县级财政决算、重点支出、重大政策执行的绩效审计力度,为县人大常委会提供全面、准确、具体的审计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不断加大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切实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201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县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2019年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787万元,增长1.8%,为预算的54.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1161万元,增长8.9%,为预算的47.4%。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35618万元,同比增长16.9%。主要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976万元,增长18.6%;教育支出55343 万元,增长13.9%;科学技术支出4658万元,增长64.9%;农林水事务支出25336万元,增长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858万元,增长17.3%;卫生健康支出完成33445万元,增长19.1%;节能环保支出完成4584万元,增长13.9%;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0700万元,增长2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10万元,增长27.5%。 2、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2019年1-6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0409万元,全部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7522万元。 3、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2019年1-6月份,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暂未发生。 4、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2019年1-6月份,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236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39752万元。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预算收支符合我县经济运行实际。2019年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787万元,为预算的54.1%,比序时进度快4.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561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2%,较上年同期增长16.9%。 2、税收增长反映我县经济发展走势。年初以来,受外部需求不振、工业增速放缓、税收制度变更、政策性短收等经济下行因素影响,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基础薄弱。1-6月份税收收入完成31161万元,同比增长8.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56.9%,较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 3、重点支出保障我县民生事业发展。全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节能环保、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八项支出完成203774万元,同比增长18%,占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6.5%,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了民生事业发展。 4、财政改革提升我县依法理财水平。深化乡镇财税体制改革,科学界定财权和事权,不断提高乡镇(集聚区)抓收入强征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半年全县乡镇(集聚区)财政收入完成10225万元,为预算的78.2%,有效提高乡镇保障能力。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改进预算分配方式,强化预算管理绩效,不断推进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四、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税收质量不高。虽然我县收入总量及增幅有一定增长,但税收质量不佳,税收比重一直在全市后三位徘徊。二是减税降费影响。国家实施增值税税率下调、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值税配套优惠等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拉低了税收增长的幅度,影响了税收增长。三是收支矛盾突出。在优先足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实施三大攻坚战略、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等刚性支出不断加大,财政支出面临更大压力。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全力以赴抓好收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1、加强收入形势分析。分析研判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深入挖掘税源、税收潜力和新的税收增长点,不断提高收入组织的均衡性和稳定性,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足额入库。 2、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健全完善“政府领导、财税牵头、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涉税信息获取渠道,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提高非税收入征缴效率;开展非税收入专项稽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确保非税收入应缴尽缴。 (二)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打赢三大攻坚硬仗 1、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面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行业扶贫政策,织密政府保障网络。深入开展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专项检查,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2、支持风险防范攻坚。按照“谁举借谁负责”、“谁决策谁担责”原则,健全政府债务评估和预警机制,加大财政约束力度,确保2019年隐性政府债务规模化解在合理区间,实现风险预警指标零增长。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入库、包装、申报等工作,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额度,为我县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3、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支持优化调整“四个结构”,认真落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让群众享受到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四水同治”,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保障饮用水安全,出境水稳定达标。落实《桐柏县土壤污染防治方案》,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努力守护一方净土。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围绕山区森林化等国土绿化提速行动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取得新进展;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加快构建农牧循环、绿色生态、产业齐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村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支持新型城镇建设。重点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市政工程、土地储备、生态环保等领域,支持实施“一湖两岸三口四园六路”重大项目。统筹推进特色集镇建设,支持县产业集聚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场建成投用,淮渎路、工业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支持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启动实施危废固废处置中心项目,实施迁村并点工程。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支持民生事业发展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全面改薄计划”和“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支持职教中心一期、一高中等学校扩容改造。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持续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救助标准;完善优抚安置制度体系,继续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发挥道路救助基金作用,为全县道路事故受害人提供救助。 3、推动医疗卫生发展。落实医疗卫生三年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综合医改;支持县公立中医院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建设,振兴中医药产业。 4、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支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淮源景区、桐柏革命纪念馆改造提升,支持龙潭河景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支持实施乡村旅游观光走廊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绿廊。 5、支持平安桐柏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宗教问题综合治理、反恐维稳、信访稳定工作,支持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力度,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效能 1、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加快推进收入、支出、债务三个方面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提升财政监督管理水平。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实现县乡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全覆盖 2、全力保障“三保”。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下大力气压减“三公”经费,优先足额保障“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需求,确保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花,确保“三保”支出不出现问题。 3、推进财政监督转型。扎实开展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加强业务流程监管;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和资产评估师行业专项检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今年的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忠诚担当,务实重干,锐意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生态富强和谐美丽桐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 1、2018年财政总决算报表_录入表 2、2018年财政总决算报表_生成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