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支书的扶贫故事
近日,在桐柏县大河镇土门村,经常能看到该村党支部书记王贵法坐着轮椅忙碌工作的身影,或是在贫困户家中走访,或是在村头香菇基地察看,或是在村部整理扶贫资料.....
一个月前,王贵法在桐柏县城办事,忙到晚上九点多才匆匆往家赶,走到半途,不幸被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撞倒,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左腿骨折3处。住院期间,作为村民们“当家人”的王贵法心急如焚,扶贫工作当下正是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村子里的扶贫工作千头万绪,自己怎能关键时刻“掉链子”?这样想着,他心急如焚,三天两头“缠着”主治医生,要求出院回家,医生无奈摇头,病友不解,家属更是含泪劝阻:“眼看六七十岁的人了,骨头愈合慢,不好好治疗,落下残疾怎么办?”几个村干部更是劝他:“伤筋动骨一百天,身体是大事,你安心治疗,村里的事有我们呢!”可是谁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家属无奈,只好依了他。到家时已近天黑,想着连日的降雨,惦记着村头的香菇基地,“那可是村子里贫困户的‘命根子’”!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滑动”着轮椅赶到香菇基地察看情况,并叮嘱在菇棚看守的老农注意事项后才放心回家。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穿衣起床,熬夜查看了村里的扶贫资料,并在日记本上详细制定了下一步村子里的脱贫计划。第二天一大早,王贵法早早起床,就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他率先垂范,戴上老花镜,仔细的完善扶贫资料。下午,烈日当头,当天气温高达34度,他顶着炎炎烈日,滑着轮椅来到贫困户邓传祥的香菇棚查看出菌情况。邓传祥一家五口人,夫妻二人供读三个学生,又没有一技之长,收入微薄,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妻子照顾三个学生,家中的重担都落在他身上,心里压力很大,整日在家长吁短叹,他多次登门做老邓的思想工作,结合他的家庭实际制定发展规划,鼓励他树立信心,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鼓励他依靠种植香菇发家致富,老邓种上香菇后,他隔三差五的到家里来看一看,帮忙干干活,指导指导技术。正在香菇棚里忙碌的邓传祥看到他滑着轮椅过来,跑上前去紧紧握着他的手:“你给我们家帮了那么多忙,如今身子骨不硬朗,还惦记着我家,真是好兄长,好大哥!”他看到棚里香菇长势良好,小伞一样的香菇布满了香菇架,心里十分欣慰,仔细的嘱咐了注意事项后,谢绝了老邓的挽留和相送,滑着轮椅悄悄地离开了。晚上,劳顿了一天的王贵法刚刚进入梦乡便被大雨惊醒,我叫了一声不好,来不及多想,立即披衣起床,和第一书记李秀峰一起赶到孤寡老人刘忠义家中察看情况。刘忠义老人一生无儿无女,王贵法经常带着米、面、油去看望他,聊聊家长里短,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并积极向镇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当时刘忠义老人的新房已经盖起,正粉刷和安置门窗,尚待入驻。那天赶到刘忠义家时,大雨滂沱而下,衣服瞬间湿透,他发现老人房屋漏雨,立即将老人转移到自己家中照顾。把老人安顿好后,王贵法不顾天黑路滑,仔细察看了村里“要害处”的几处水情,确认一切安全后才回到家中休息......
如今的土门村,在“轮椅书记”王贵法的带领下,人人有活干,户户能增收,村容整洁,出行便利,休闲设施完备,到处鸟语花香,处处生机盎然,村民们的脸上漾着春风,荡着微笑……提起王贵法,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身为村里的“当家人”,多年来,他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土门村的山山水水中。“百姓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他多次自费外出考察,请教专家,谋划本村产业发展,沤心沥血带领群众致富。在他的带领下,以香菇为龙头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铆足了干劲,各显其能发展产业,奔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如今,香菇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10余名贫困户在香菇基地务工获得收入,山上田间都种上了销路极佳的苗木花卉,90余户贫困户依靠发展种植养殖实现了增收,20余户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即将住上新房,20多名贫困户通过培训拥有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