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桐柏县结合山区实际,以贫困人员就业为目标创新产业扶贫思路,因地制宜在全县15个乡镇建设46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周边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在桐柏县毛集镇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淮源国生艾制品有限公司厂房里,工人们正繁忙有序的制作各种艾草产品。在此就业的贫困户方明丽告诉记者,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劳动力,既要照顾身患重病的父母,又要带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想出去打工却根本离不开家,现在好了来这里打工不仅离家近,工资还不低。
桐柏县毛集镇自古便是野生艾草的天然仓库,但由于地处山区既没有技术进行资源深挖,也没有门路向外销售,宝贵的艾草资源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2016年,毛集镇政府深挖本地传统资源结合市场走向,在多次外出考察与实地调研后,把发展艾产业作为当地特色产业,建设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并引入桐柏艾神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有效开发当地艾草资源,并结合新技术进行产品升级提档、扩展销路。
目前该基地带动全镇艾草产业规模化种植已达800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艾草1600亩。毛集镇党委书记张义胜表示,该基地主要带动的是贫困户的种植业发展,年加工能力是达到一万两千吨。去年的亩均收益是三千元左右,今年价格略有下跌,大概达到两千五百元左右,带动贫困户就业是三百多户。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把贫困户的小额贷款作为股金入股基地享受保底分红。朱庄镇扶贫办工作人员袁明月表示,以该镇香菇生产基地为例,将贫困户享受的8000元项目资金拆分为两部分,3000元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剩下资金入股,保底分红是每年2250元,连续分红四年。到2020年的时候连同股金,一并退还给贫困户,也就是说每户的保底收益是14000元。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发现部分香菇种植场地还标有姓名与编号,袁明月告诉记者,这是基地专门针对一些异地搬迁贫困户在没有种植场地的情况下实行租赁种植帮扶。基地为每户提供香菇袋2000袋、标准化香菇大棚及技术支持,贫困户只需每袋香菇每年给基地付1元的水、电、场地费用,剩下的收入归自己所有。这样的话,算起来每户的收益也可以达到1.5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