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先进县市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奖励政策、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机关重点工作绩效考核等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近日,县工信局有关负责同志带领规划科、信息科、办公室等科室有关同志赴唐河、内乡、淅川、长葛、巩义五个县市工信委集中开展为期四天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重点企业与先进县市工信委、相关科室、企业负责同志座谈、走访等形式,旨在学理念、换思维、学方法、提效能、学经验、补短板、取长补短,促进桐柏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一、先进县市基本情况 1、唐河县 唐河县持续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了“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和新能源利用”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9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7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7亿元,增长10%。2017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方阵,其中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居全市之首。 2、内乡县 内乡县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造纸印刷包装、食品深加工、化工新材料、洁净新能源六大产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2017年GDP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0109亿元,增长28.8%,增速居全市第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8亿元,工业增值税2.07亿元,同比增长22.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6.03亿元,增长25.95%,总量与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财政转移性资金18.9亿元,牧原、飞龙、仙鹤、龙大、晋成等骨干企业的产值、收入、利润(或市值)增速均达两位数以上,成为全县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3、长葛市 长葛市没有资源,但民营经济很发达,企业发展“无中生有”是长葛经济的一大特色,近几年,长葛依靠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不断探索积极转型模式,对原有链条和结构进行大胆突破,成立两个产业集聚区、7个专业园区加产业新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现代装备制造、超硬材料及制品、再生金属加工、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卫浴洁具、建筑机械、包装印刷、人造板材、蜂产品五大特色产业,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2017年财政收入近3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528家,工业企业总量达5400多家,产生了以黄河、森源、众品等颇具实力和规模的企业群体,催生了3家上市公司。涉及产品4000余种,年销售收入达1600亿元,40多种产品获国家、省、部优质产品称号。金刚石制品加工业,亚洲第一、世界三强;有色金属加工业,长江以北规模最大;高低压电瓷电器业,生产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位置;建筑卫生陶瓷业,成为有中国中部卫浴产业基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各种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巩义市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铝及铝精深加工、耐火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以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3家院士工作站、65个产学研基地和32家国际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截止到2017年,全市工业企业发展到5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3家,上市企业6家,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工业企业百强县市。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84.1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4亿元,增长10.4%,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09.4亿元,增长9.1%。 从上述四个先进县市基本情况来看,四个县发展环境宽松、政策服务配套、经济实力强、规模大、质量优、产业链条深、企业创新能力强、开放水平高,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特别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这些都是我县和先进县市的差距所在。 二、先进县市主要经验和做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为全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长葛市按照许昌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实施意见,重点引导和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建立重点培养小微企业库,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年产值达到500万至2000万的小微企业作为上规模培育的目标对象,进行重点监测和规范引导。为实现集约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形成“市+县+乡镇”的立体小微企业集聚平台网,进行“低散弱”行业整治行动,推动优质小微企业入园、入区。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分别享受便捷准入、税收减免优惠、财政扶持和金融扶持政策,并形成了推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商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建立转型升级咨询指导及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工信部门加强对企业培育工作的指导与运行监测和政策服务,土地、统计、公安、环保、卫生、文化等多部门联合简化审批审核手续,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名录库更新管理机制,做好企业优惠政策落实。 2、完善工业企业奖励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为充分发挥重点工业企业在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淅川县出台了《关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重大贡献企业、突出贡献企业等八个奖项,2017年淅川县对优秀企业、先进单位、先进乡镇等进行了奖励,颁发奖金1757.3万元;内乡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内乡县强力推进工业企业发展奖励办法》,设立了星级企业奖、企业发展奖、企业上市融资奖等十个奖项,2017年内乡县拿出1400万元,对工业、金融和科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及先进单位进行重奖;巩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等方面设立奖项。 长葛市连续多年组织召开经济工作表彰大会,拿出2000至5000万奖励资金,设立纳税突出贡献奖、企业发展奖、企业科技创新奖、金融服务奖、企业外聘专家葛天奖等奖项,对每年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拟定的奖金逐年上升,单次奖金最高达200万元,进一步弘扬了先进典型、树立了创业光荣的导向。 3、加快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动力。 巩义市成立了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制定了协会和联合会章程,按照自愿的原则实行会员制,成立组织机构,主要围绕维权、自律、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反应企业、企业家的意见和要求,为政府制定与企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提供建议,引导企业、企业家规范自身行为,开展企业改革和现代化管理的理论研究,促进企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企业家提高培训、咨询、信息、资质评价等智力服务,开展与国内外团体和企业的合作交流。 2018年2月21日,巩义市还开展了首届企业家论坛,不同于以往论坛的单一讲座模式,本次论坛还利用一天的时间,开展企业家的互动交流,巩义市本地企业家围绕自身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和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问题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专家探讨,专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通过相互碰撞思想,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共同探求企业的创新发展道路,并为巩义发展建言献策。 长葛成立了企业家协会,唐河县成立了唐商回乡创业联合会,青年企业家联谊会,内乡成立了电商协会,协会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交流分享对经济形势的研判,提出发展的建议,实现了经营理念的碰撞与创新。 在企业服务具体工作中,唐河、内乡、长葛、巩义等县市一改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原来的“请进来”服务变为现在“走下去”服务,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如长葛市,企业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市委书记亲自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为企业正常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3、强化人才支撑,培育创业大军。 从调研来情况看,唐河、内乡、长葛、巩义几个县一直把建立素质高、规模大的企业家队伍,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基层性、先导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培育了一批企业领军人物,涌现出了庞大的本土企业家队伍。如长葛市亿元投资以上的企业负责人均是本土培养的土生土长得长葛人。长葛市还实施了“企业家能力再造工程”,与清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创办了企业高管人才培训班,政府买单每月举办一次专题培训,经过争取,清华大学专门设立了高级工商管理课程研修班河南长葛项目部。除此之外,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长葛市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数控中心、印刷包装材料、肉食品分割储存等方面的人才培训,长葛市还以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为依托,全面启动“校企合作”工程,每年向企业输送人才3000多人。 5、工信委机关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健全,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服务热情高涨。 为了加强机关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全面客观准确评价机关干部职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长葛市工委实施了严格的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办法,成立了工作人员考核委员会,对考核对象、内容、指标进行了界定,制定了完善的考核程序和方法,把考核结果严格运用到机关管理工作中,有效整治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鼓励了机关干部善于担当、敢于负责,激励鞭策了机关干部职工更好地履职尽责、廉政勤政,有效推动了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