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县政府 > 桐政 > 2018
关于印发《桐柏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责任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桐柏县政府办时间:2018-03-26浏览量:
分享:

 

桐政〔2018〕11号

 

 

      

关于印发《桐柏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责任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桐柏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责任分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3月20日


桐柏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责任分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试点工作的意见》(农质发〔20132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的通知》(农质发〔201415号)和《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宛政〔201730)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以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为重点,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为目标,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整体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创建目标

在要求的时间节点前全面完成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制度机制健全完善、监管能力显著加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的目标要求,确保通过考核验收,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三、创建任务及分工

(一)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1、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组织领导。成立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每年度召开两次以上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

2、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督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县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所占权重高于5%;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集聚区)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县政府与各乡镇(集聚区)、县直有关单位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

3、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和计划。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度工作计划。各业务部门制定本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经费、专项整治、行政执法、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宣传培训、举报奖励等各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投入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监管经费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二)依法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

5、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100%落实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经纪人和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建立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质监局、粮食局、食药监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6、加强生产经营主体人员培训。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7、加强农业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质量承诺和开展从业人员培训,落实生产记录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制度。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8、农产品自检制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屠宰企业落实进场查验、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检测等制度;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制度。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9、建立无害化处理机制。建立病死畜禽及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机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县畜牧局

(三)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10、实行市场准入和监管名录制度。推行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畜牧局、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1、落实农业投入品规范经营。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100%落实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经营和配送网络,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的农业投入品占当地农业投入品总量比例达到70%以上。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畜牧局、邮政局、供销社、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2、监管信息平台管理。建成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邮政局、供销社、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3、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县域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有关规定,杜绝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4、隐患排查和监督抽查。制定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和收购储运企业及批发、零售市场;县一级全年定性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8000个,全年定量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600个,其中:县农业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24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150 个;畜牧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24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150 个;林业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4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50个;水利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4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50个;中医药管理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2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50个;茶叶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45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50个;科技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2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40个;粮食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5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10个;食药工商局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3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40个;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全年定性检测样品不少于300个,定量检测样品不少于10个。县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落实产品自检制度。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粮食局、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5、日常巡查。乡镇(集聚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日常巡查、速测等工作;每个乡镇(集聚区)监管机构全年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不少于7200个。

责任单位:各乡镇(集聚区)

16、信息公开。定期或不定期公开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投入品监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信息。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7、执法检查。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屠宰、批发、零售市场等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检查。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粮食局、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8、依法处置。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收购销售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私屠滥宰、虚假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伪造冒用“三品一标”产品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9、健全机制。建立线索发现和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针对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移送率达到100%;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

责任单位:县政府、食药工商局、质监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20、加强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3年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未发生因本县生产的农产品造成其他地方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未因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被上级有关部门通报。

责任单位:县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六)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21、环境监测。开展产地环境和污染状况监测,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防治;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发改委

22、标准入户。对辖区主导农产品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标准入户率达到100%

责任单位:县质监局、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23、技术推广。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24、质量安全认证。建立健全认证监管和补贴奖励机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获证产品占当地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的比重达到40%

责任单位:县政府、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5、监管能力。明确有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全面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要求的能力;县域内乡镇(集聚区)要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明确监管职责,乡镇级要配备23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各乡镇(集聚区)要建立岗位责任、巡查检查、信息上报、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监管制度;建立职责任务明确、考核体系完备的村级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村级配备1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协管员。

责任单位:各乡镇(集聚区)  

26检测能力。县级农产品综合检测职责明确,具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有的检测能力,工作落实到位。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27、执法能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纳入综合执法,执法工作能够落实到位;明确有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及相关检测工作,执法及相关检测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责任单位:县食药工商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28、设备条件。配备县乡两级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及交通工具;制订实施县、乡、村三级监管人员专门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培训,每名监管人员每年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集中专业培训达到40小时。

责任单位:县政府、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

(八)完善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

29、完善制度。健全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粮食局、食药工商局、质监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30、创新机制。推行社会共治,发挥行业协会和认证机构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与加工、流通领域追溯体系的对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储运企业和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加工企业实施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诚信管理等监管制度,保障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有效运行;推进产销衔接,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分散农户和收购储运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和管理模式。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茶叶局、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局、粮食局、供销社、食药工商局、质监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201711月至201712月)。由县农业局牵头,根据《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宛政〔201730)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2018年元月至20188月)。各乡镇(集聚区)、相关部门依据本方案的创建任务及分工,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织,明确各项创建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并组织实施。县农业局负责对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各部门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调研、督查指导。

(三)自查自评(20189月)。各乡镇(集聚区)、相关部门对照本方案创建任务,进行自查自评,及时补缺补差,并完成创建总结和自查报告。

(四)申请验收(20189月底)。及时总结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等,形成书面报告并申请考核验收,以县政府文件报省农业农村厅。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着力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一个有利契机,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解决我县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各乡镇(集聚区)、相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列入当前重点工作,成立创建工作组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提出具体的创建方案并报省农委备案,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二)加大投入,强化指导。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业务支持和资源整合。各创建试点县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奠定坚实基础。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县农业局要会同各乡镇(集聚区)及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一些突出创建主题的创建活动宣传标语,在我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乡镇街道和社区宣传栏,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和打字幕的方式宣传我县开展的创建活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户外广告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先进做法,努力营造全民关心、全民参与、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

(四)及时总结,迎接考核。2018年元月起,各乡镇(集聚区)及相关部门要将每月工作进展情况(电子版)于月底前报县创建办。各乡镇(集聚区)、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在落实创建工作任务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并随时报送县创建办。20189月底前,县领导小组对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认真做好自查自评,及时总结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等,形成书面报告并申请考核验收,以县级人民政府文件报省农业农村厅。

联系单位:县创建办

    址:城关一里岗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二楼

  人:张  

联系电话:68262838  13137092926

电子邮箱: tbncpzjz@163.com



桐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20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