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重点工作,认真落实《桐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桐柏县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桐政办〔2017〕48号),不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突出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努力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普及延伸和纵深发展,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民主监督。按照《桐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报送及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现结合我乡实际,将我乡本年度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一)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安排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分管政务公开相关工作,指定党政办秘书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工作,负责对上沟通联系、对下收集信息,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上下联动的政务公开良好格局。
(二)落实和强化各项责任。强化“一把手全面抓,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我乡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请示制度”、“政务信息发布主动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跟踪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等,并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检查,切实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政府信息公开氛围
把宣传教育、业务培训作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抓手,引导乡村干部、基层百姓深刻领会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先后多次召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各村委会信息公开联系人,就政府信息公开填报系统的操作、信息查阅流程等内容进行培训;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鼓励群众学习、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该条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把关质量,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根据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工作。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计70余条,刊登新浪网、今日头条、南阳网、桐柏网45条,公开信息内容涵盖农业农村政策文件、涉农法律法规文本、民生事项涉农服务、行风建设履行情况等类别。
(二)政府信息咨询及申请情况。2017年,已接受群众咨询90余次,通过口头、电话、网络等方式受理,均得到及时妥善解答。未发生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我单位获取政府公开信息时,从未进行收费。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未发生针对我乡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有关的申诉案。
(五)政务信息和政务公开要点落实情况。一是围绕经济发展推进公开情况。今年以来,我乡加大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政策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扶持扶贫项目、培育发展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挖内需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招商力度等方面的政策文件67件,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知晓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网站建设,大力办好政务外网,并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全年在南阳晚报、南阳网、今日头条、桐柏网、城郊乡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发布各类信息、稿件70余篇。二是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公开情况。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落实行政审批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全面公开乡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41项,通过城郊乡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展示办事事项,并及时动态更新。三是围绕结构调整推进公开情况。城郊乡政务信息网设立“政策法规”、“三农信息”、“实事为民”专栏,公开涉及公众切身利益或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等政府信息。科学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增强我乡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乡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止目前,累计公开政策性文件42件。四是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情况。今年以来,城郊乡坚持履职为民,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促惠民之举。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公开,鼓励城郊乡人民就业创业;充分利用政务网、网络等形式推进我乡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公开;实时公开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对2017年低保、五保标准、申请程序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及补贴实施细则等相关社会救助信息进行公开。五是围绕防范风险推进公开情况。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在政务网、宣传栏进行公开。及时公开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法制建设信息,主动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加大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性质严重的非法违法行为和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的安全隐患的曝光力度。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对险情进行及时研判,应急方案及时公开,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围绕增强公开实效强化能力建设情况。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建设,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时限、方式等,提升主动公开的规范化水平。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对拟公开的政务公开信息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及时捕捉、分析研判涉及党和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对来访信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目前共处理来电来信31件。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定领导下,在县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摸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干部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全面,主动公开意识不强。乡政府主动公开政务,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关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的草案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个别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公开质量有待提高。同时,政务公开方面,其他查阅的方式不够丰富。三是宣传和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时间短,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其尚不完全熟悉,因此在依申请提供政务公开工作中,处理程序还不够规范。
五、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我乡将按照上级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入查找分析网站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确保网站正常运行,全面提升我乡政务公开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细化工作职责,在人员、设施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定期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明确政务公开责任领导、负责人工作职责,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开主体、公开范围、公开目录、信息内容、公开流程、公开形式、公开时限等。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充分发挥乡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进一步规范我乡政府门户网站功能定位、栏目设置、内容保障等,切实增强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的功能,不断将乡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信息公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发布解读和舆论引导平台、更加及时的回应关切和便民服务平台。
建议:
一是鼓励广大群众及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政府公开政务、信息发布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评议对督促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群众。二是明确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专职人员,加强培训,及时沟通交流,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满足公众了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情况的需要,切实做到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发挥作用。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7年度)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77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45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162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2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55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5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 次 | 9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0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9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1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3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7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7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6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