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 规划标准
南阳市2017年麦播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调查通报
来源:南阳农业信息网时间:2017-09-25浏览量:
分享:

8月中下旬以来,全市12个县区植保站点分不同茬口、不同土质和地势对地下害虫进行了详细调查,共调查33个乡镇8种作物593块农田,挖土799平方米,共有各种地下害虫1244头,平均每平方米有虫1.56头,折亩虫量1039头,平均亩虫量比去年均值增加41.4%。其中蛴螬亩虫835头,占80.4%,比去年增加54.05%;金针虫亩虫166头,占16%,比去年增加9.9%;蝼蛄亩虫38头,占3.6%,比去年减少11.6%;严重田块每亩虫量高达8671头(唐河)。唐河县平均每亩虫量4104头;镇平、南召、卧龙、社旗、桐柏等县区平均每亩虫量12352513头;新野、宛城、淅川、内乡、方城、西峡等县市区平均每亩虫量119825头。从作物茬口虫量统计结果看,瓜菜、芝麻虫口基数较高,平均每亩虫量分别是18551640头;花生、玉米次之,平均每亩虫量分别是14261144头;红薯、豆类、果园,平均每亩虫量分别是667619608头。不同土质调查结果表明:沙土虫量重于壤、粘土虫量。

另外,镇平、社旗、西峡、南召、宛城、卧龙、唐河、方城、新野、内乡、淅川县(区)共淘土抽查314个小方(10×10×20),共有吸浆虫583头,平均每小方有吸浆虫1.86头,比去年同期增加55%,严重的西峡县最高单方虫量43头(西峡县回车镇坡头村)。

麦播期间病虫害防治,是小麦整个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是确保小麦一播全苗,夺取明年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我市夏播作物以玉米、花生、大豆等为主,且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加上近年普遍实行秸秆还田,适宜地下害虫繁殖为害。同时,部分地区秋播深耕面积较小,对土壤中地下害虫杀伤效果差,虫口基数居高不下,秋季和春季容易对小麦造成严重危害。气象预报对地下害虫危害尚属有利,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认真做好麦播期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