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桐柏县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的 报告 —2017年8月31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胡建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我县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058万元,增长8%,为预算的100.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9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5%;非税收入完成3613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2.5%。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3099万元,增长7.5%。主要支出完成情况:教育支出完成47618万元,增长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5024万元,增长14.5%;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47739万元,增长25.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297万元,增长27.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38460万元,增长24.5%;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7390万元,增长12%;节能环保支出完成6167万元,增长26.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7895万元,下降9.3%;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3264万元,增长1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7171万元,下降43%。 3、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16年度收入总计29296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058万元(税收收入48919万元,非税收入3613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5398万元(返还性收入29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53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9732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2800万元、置换一般债券收入40290万元、上年结余498万元、调入资金6888万元。支出总计2915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09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742万元、置换债券还本支出40290万元;当年结余1460万元。 (二)基金收支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74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0328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的效果 1、财政收支实现稳增长。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亿元,增长8%,收入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5位;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3亿元,增长7.5%。财政收支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2、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是支持“去降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仅“营改增”一项全年为企业减税3500万元;办理保险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企业退税95万元;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减轻企业负担。筹措资金1.66亿元,支持内河综合整治拆迁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二是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全县科学技术支出5024万元,增长14.5%。主要用于支持我县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加强与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战略合作,大力推进“五规合一”。瞄准市场前沿和新兴产业,精准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三是支持中企业小发展。持续发挥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和担保资金“两个平台”作用,累计向“资金池”注入5000万元,全年为33家企业提供了3.04亿元的资金支持,节约企业融资成本410万元。2016年新注入担保资本金3850万元,总额达1亿元,可为企业提供5亿元担保服务,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3、城乡统筹呈现新面貌。一是积极促进投资增长。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3亿元,有力支持了脱贫攻坚、石步河水库、中心医院等民生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金1.54亿元,支持向家岭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全力支持“双违”整治,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22亿元,支持一水厂橡胶坝建成投用、县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收集率达标和龙潭河段内河综合整治完工以及淮渎公园开工建设。统筹资金8570万元,支持淮渎路北段、茗香路北段、安澜路中段和三座公跨铁大桥建设。争取资金300多万元,支持大同桥开工建设。筹措资金175万元,支持完善规划体系。筹措资金3071万元,支持城区游园、道路绿化建设及城区道路照明改造。三是支持发展载体建设。认真落实促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统筹资金1.9亿元,支持提升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完成投资3亿元,新建园区道路15.5公里,供水管网7.3公里,铺设电网2.5公里。支持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发展,推动服务业“两区”产业集聚、特色培育和功能提升。四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筹措资金149万元用于黄标车提前淘汰奖励、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农村秸秆禁烧还田等。筹措资金540万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0台,缓解了百姓出行难及能源、环保压力。筹措资金922万元,支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项目建设。支持加强水污染防治,筹措资金8010万元支持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筹措资金1090万元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安排31.2万元支持唐白河流域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搬迁关停工作。 4、现代农业注入新活力。一是支持农业综合生产。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29亿元,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农机具购置、棉花目标价格等惠农补贴5715万元,争取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2092万元,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筹措资金1002万元,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二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实施“政银担保投”联动支农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运作现代农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扶持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特色农业项目。统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优化支农投入结构,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三是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筹措资金6451万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统筹资金632.8万元,支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争取美丽乡村补助资金1143万元,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筹措资金1706万元,支持解决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5、民生福祉得到新保障。全县财政支持民生支出1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0.5%,重点支持推进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一是支持脱贫攻坚战略。筹措专项扶贫资金3.7亿元,推进实施了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光伏扶贫工程、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电商扶贫和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二是支持社会保障发展。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460万元,增长24.5%。支持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标准;支持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生活救助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政策,推进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县教育事业支出47618万元,增长4%。支持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促进解决“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职教攻坚为重点,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落实好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政策,推动教育扶贫取得新成效。四是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全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390万元,增长12%。支持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巩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支持做好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五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全县文化支出2297万元,增长27.6%。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图书馆、淮河源民俗文化陈列馆、桐柏革命纪念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淮源景区、红叶景区分别晋升为4A、3A景区。六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县住房保障支出6048万元。全年投入58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642户,发放328户廉租补贴53万元,支持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七是支持平安桐柏建设。全县公共安全支出13264万元,增长15%。大力支持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支持月河镇公安检查站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支持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力度。八是支持交通事故救助。统筹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150万元,接收救助业务28笔,成功开展救助8笔,垫付资金17.5万元,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了及时救助。 6、财政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县级2017-2019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将未来三年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支出纳入财力保障范围,提高了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完善政府债务监督管理。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债务规模控制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化解债务风险。三是深化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PPP模式推广应用,经过筛选,上报省财政厅项目库项目6个,总投资172亿元;组织开展“PPP项目落地实施年”活动,落地实施项目2个,总投资额15亿元。四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采取“收、调、减、控”四项措施,着力把“零钱”变成“整钱”,把“死钱”盘活用好,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000万元,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二、财政决算审计整改情况 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关于审计情况的工作汇报,进一步重申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要求县直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和意见,并按照意见要求尽快予以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 对于未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决算的整改情况:在2016的预算编制中已经将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决算全部编列;对于未按规定设置预备费的整改情况:在2016部门预算和总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已经按照《预算法》要求足额安排了预备费;对于预算执行中部分追加未报县人大批准的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力度,规范临时追加的审批程序,及时报县人大审批;对于应作未做公共财政收入的整改情况:2015年末非税收入专户1594万元于2016年1月全部缴入国库并纳入预算管理;对于应缴未缴财政收入的整改情况: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收取的1.2万元“非转经”资产占用费已全部缴入国库;对于结转支出挂暂存款的整改情况:将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加快暂存款的支出进度,不断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对于未经预算以暂付款的形式出借县内重点工程款的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充分考虑我县重点工程项目实际,及时编制重点工程预算,优化调整支出结构,严格按照预算拨付款项;2015年度未经预算安排以借款形式向有关单位出借资金的整改情况:目前,桐柏县财务开发公司和农资中心正在对发放贷款进行清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和县政府提出的具体意见,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管理,确保把资金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无依据调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科目及其他问题的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增收节支,确保农业支出、科技支出、教育支出的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需进行科目调剂时,将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及时呈报县政府研究并报县人大审批。 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成果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财政决算、重点支出、重大政策执行的绩效审计,为县人大常委会提供全面、准确、具体的审计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不断加大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切实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附:2016年度桐柏县财政总决算收支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