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抽空到杠子叔那里坐坐。杠子叔今年65岁,别看他文化程度不高,却能说会道,是一位很有想法的老人。
他说,如今的国家政策就是好。就咱农村来说,你瞧,农业税免了。想想哪朝哪代不缴皇粮?可如今不光不缴,国家还给种粮补贴。另外还有一件好事,我们农村老人只要过60岁,每人每月还给70多元养老补贴,真是让人越活越有奔头了。
杠子叔无比感慨,他又扳手指给我算起了具体的收入:板栗园每年收入几千元。栗子成熟时,不用到市场上去卖,就有人上门收购。荒坡上种的中草药,每年割一茬即可,省事省心,也能收入几千元。此外,种粮补贴和60岁老年人补贴一年加起来又是几千元。如果自己不种地,搞土地流转,流转金每年也收入几千元。土地流转后,老板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需要大量劳动力,虽然每人每天只给60元务工费,两人一天也有100多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一年也挣几万元......
望着杠子叔因希望而充满喜悦的神情,我心疼地问道:“干这么多活,身体承受得了吗?”“怎么会累呢?现在都是机器干的,哪像以前,肩挑人扛。别看我年岁大了,在我心里可不服输,还想学点新技术哩。”
跟杠子叔聊着,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杠子叔的幸福生活,让我感到欣慰,也有点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