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馆名
中文名称:桐柏革命纪念馆
英文译名:TongBai Revolution Memorial Hall
所在位置: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
二、概述
该馆属国有重要革命遗址纪念馆,隶属于桐柏县文化局,是独立法人单位。于2005年3月动工兴建,2006年11月10日正式落成开馆。
该馆位于桐柏县城南翠屏山南麓叶家大庄,距县城1公里,与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联为一体,占地面积4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5280平方米,院落12个,房舍165间,主展厅面积4980平方米,后院绿化及馆前广场面积41690平方米。馆舍布局为明清砖木结构四合院格局,属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叶家大院老宅修复性仿古建筑,青砖灰瓦房舍,连片依山而建,三进大院错落有致,每座房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凝重肃穆。纪念馆主展厅位于大门东部,布展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厅规模宏大,震撼人心。
该馆建馆时间较短,自2005年3月开始建馆,2006年11月竣工开馆至今只有5年多时间,但馆中所展示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早期党组织在桐柏地区的建立与发展,豫鄂边省委及桐柏山红军游击队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活动,以及由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五师,由王树声率领的河南省军区部队和王震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会师桐柏,于桐柏城南叶家大庄,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开辟中原战场,揭开解放战争序幕的伟大壮举!
桐柏是“二战”时期的苏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在本辖区内先后曾设立或成为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均在此生活、工作和战斗过,仅在1938年至1948年的10年间,毛泽东主席发出的诸多电文中,提到“桐柏”或“桐柏山”的就有26处之多。1984年桐柏被省政府确认为苏区县,1985年10月5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为尚未建造的桐柏革命纪念馆命名题词,并嘱托等到桐柏苏区经济发展了再建造革命纪念馆。这是共和国主席对他和战友们战斗过的地方寄予深情和殷切希望,将会永远激励着桐柏人民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遗志,发扬桐柏精神,奋力开创桐柏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04年,桐柏县启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对全县境内的革命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确认和整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树碑、挂牌30余处。2005年元月7日,桐柏革命纪念馆建设工程第一次专题会议召开,会上确定该项目突出“三军会师,英雄桐柏”这一主题,恢复修建当时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叶家大院旧址,使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桐柏红色旅游增光添彩。该工程于2005年被中宣部等13个部门批准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纪念馆的建设凝结着桐柏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全县43万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建馆过程中,原县委书记刘新年,现任县委书记杨忠,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清国,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翔远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近百次,他们跑遍大半个中国收集有关重要史料数百份。宣传、文化、党史、地方志、城建等相关部门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2006年11月10日,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原中原军区司令员、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原中原局书记郑位三的夫人蒲云,原中原军区副政委任质斌的夫人胡志学,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叶青纯,省纪委常委、秘书长万里光,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张明宝,团省委书记陶明伦、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南阳市党政军领导黄兴维、贾崇兰、张同锦、解朝来、郭庆之、申延平,桐柏县“四大家”领导等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社会各界近万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该馆馆长:魏静,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参加工作。2001年5月调桐柏县文化局工作,2002年7月竞争上岗,负责文管办工作。2008年3月由桐柏县委组织部任命为桐柏革命纪念馆馆长至今。
三、业务活动
馆内基本陈列内容丰富,富有特色。桐柏革命纪念馆馆前广场面积18306.7平方米,广场北部矗立着高梁红花岗岩英雄群雕,高4米,宽7.2米,重200吨,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纪念园雕。纪念馆布展主展厅面积3500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稿、照片、图画、实物、伟人手稿共650件(套)。纪念馆展厅分序厅和正厅,正厅布展共分5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淮源星火。包括青年革命运动、建立中共组织、农运洪流等。第二单元,红旗漫卷。包括围攻桐柏县城、中共桐柏县委建立、豫西南第一支红军游击队建立、主力红军转战桐柏、开创桐柏山革命根据地等。第三个单元,抗日烽火。包括中原抗战基地、统一战线、同仇敌忾、抗日反顽、夺取最后胜利等。第四单元,中原伟业。包括三军会师桐柏、中原解放区、桐柏战役、中原坚持、艰苦岁月等。第五单元,桐柏霞光。包括挺进桐柏、开辟新区、清剿匪患、土改与整党、无私支前等。展厅配以声、光、电、多媒体、沙盘模型,采用文物与景观、照片与文字、解说与影视、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再现当年成立中原局、中原军区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桐柏三十年血与火革命斗争历程以及桐柏英雄们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馆内三个院落分别为中共中原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旧址复原展区,分为作战会议室、李先念旧居、郑位三旧居、王震旧居、王树声旧居、王首道旧居、陈少敏旧居、任质斌旧居等。
馆内还有三项专题陈列。专题一,风范长存。展示革命战争年代在桐柏战斗过,当时或建国后当过将军或副省级以上人员共369人的基本情况和照片。专题二,今日桐柏。包括“工业立县,项目统揽”,“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板栗王国,木瓜之乡”,“佛道圣地,名播海外”,“矿产宝库,中国碱者”,“人居环境,荣获嘉奖”,“红色沃土,革命摇篮”,“淮河正源,盘古之乡”等。专题三,深情关怀。包括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十分关注桐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心系老区给予的深切关怀,现代化建设时期,各级领导视察桐柏,关注桐柏发展的重要史料、图片展示。
宣传教育工作成果辉煌。自开馆以来,每年接待参观达30万人以上,几年来共接待上百万人次。其中,来此参观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纪委、中宣部、文化部、济南军区、中国曲艺家协会和省市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企事单位和团体,本地各级基层单位党员干部、职工,中小学生等。已成为我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南阳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深化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仅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省、市直以及周边县、市多家单位单位、社会各界来此参观学习就达数万人。开馆至今,结合县情和自身特点,多次精心组织开展了贴近主题、突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到馆参观,每逢5.1、5.4、6.1、7.1、10.1等重要节日,举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主题班会等活动,突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基地成为小学生缅怀先烈、树立理想和探索人生意义的活动基地和第二课堂。二是组织开展魅力河南“2007红色之旅中原行”八一专场文艺演出暨河南红色旅游网开通仪式。三是围绕弘扬红色文化多次开展文学创作笔会、青少年书画展、红歌大家唱、红色题材连环画展览等,丰富纪念馆经常性活动,服务广大群众。
该馆已被河南省纪委命名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大中小学德育基地”,被共青团河南省委命名为“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被河南省国税局命名为“河南省国税系统廉政教育基地”,被河南省电力公司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被河南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被南阳师范学院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被南阳市委宣传部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71892部队确定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被中石化南阳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确定为“红色教育基地”。该馆还与桐柏县教育局、共青团桐柏县委和71892部队结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单位”。
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开放工作。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搞好与外地纪念馆的合作交流。先后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井岗山、韶山纪念馆、河南博物院、新县鄂豫皖首府纪念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南阳市博物馆等单位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请老红军、当地驻军首长、有关专家学者到纪念馆作报告,培训工作人员,征求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建馆水平。为认真落实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文件)精神,我们积极申报为开放免费单位,获得批准,每年享受到国家财政补助,于2009年5月18日已实现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四、经营管理
桐柏革命纪念馆为全供事业单位,规格为副科级。经费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每年享受国家免费开放资金补助40万元。内部机构设置有:馆办公室、安全保卫科、物业管理科、接待科。人员编制7人,物业服务人员30人。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注重改善安全保护和群众服务设施条件,增加保卫、保洁、咨询服务人员,配齐配全消防器材、电视监控报警设备。从讲解、卫生、安全防范、文明礼貌等方面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使为规范内部管理,我们还制订出管理制度24项,得到贯彻落实,纪念馆各项工作已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成为弘扬新时期桐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主要服务项目除坚持正常接待参观外,馆内还设有影视厅、茶艺厅、翰墨馆等三个特色服务项目,正常接待观众,满足观众需求。
五、参观指南
地 址: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
邮 编:474750
电 话:0377-68168566
传真号码:0377-68222318
电子信箱:tbxwhj@yahoo.com.cn
网 址:tongbai.nynews.gov.cn
开放时间:(节假日照常)
夏季:上午8:00—— 下午18:00
冬季:上午8:30——下午17:30
参观门票:常年免费开放
纪念馆照片: